人民領袖|葡萄架下的交談
“玩得都挺開心吧?”
“開心。”
“都愛吃什么?”
“葡萄。”
這段對話,發生于2022年7月14日。那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溝,與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親切交談。
不遠處,郁郁蔥蔥的綠葉下,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藤架。陽光穿過葡萄架,灑下斑駁的光影,妝點著葡萄溝人的甜蜜生活。
“多么富饒的一個地方,瓜果飄香。這是大自然的饋贈!笨倳涳L趣地對大家說,“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但有掉葡萄的事!
彼時,葡萄溝的旅游收入已占當地農民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陪同考察的工作人員后來回憶說,那天在葡萄架下,“總書記最關心特色產業、文旅融合是不是成為了富民產業”?倳浺笳_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
十幾年前,同樣在新疆的葡萄架下,也發生過與此類似一幕。
那是2009年6月17日,在時任達西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家的庭院里,習近平盤腿坐在葡萄架下的板床上,和各族群眾一起暢想達西村的未來。
他為這個飽受鹽堿地之苦的村莊“把脈開方”,提出發動群眾從事二三產業的致富經。
2014年春天,已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再次到新疆考察時,特別提到了達西村——“記得2009年到巴州,有個村黨支部書記叫沙吾爾·芒力克。他說了一句話印象很深:‘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
也是在這一年,總書記給達西村村民回了一封信——
“5年前,我到你們達西村,同鄉親們交談得很好,至今記憶猶新,一直惦記著大家。得知在村黨支部帶領下,近年來村里又有了不少新變化,各族群眾像沙漠里的胡楊一樣根連著根、心連著心,日子越過越好,我為你們高興。”
收到信后,達西村村民很感動:“咱們國家那么大,總書記那么忙,但還是像對待親人一樣給我們回了信!彼麄兙墼诳倳浀竭^的那個葡萄架下,把信讀了一遍又一遍。
達西村新貌。
兩次“葡萄架下的交談”,相隔十余年,不變的是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新疆改革發展穩定,惦念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2600多萬天山兒女。上世紀80年代初,他就到過新疆,后來又多次踏上這片熱土。
總書記把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高到穩疆安疆的戰略高度,要求“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
謀長遠之策,他語重心長提醒,“在新疆不能簡單就發展談發展,而是要深刻認識發展和穩定、發展和民生、發展和人心的緊密聯系”。
行固本之舉,他給出清晰路徑,“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
在發展的關鍵時刻,一次次舉旗定向,為新疆發展領航——
2014年,在維吾爾族鄉親阿卜都克尤木·肉孜家,總書記同村干部、村民圍坐在一起,聊起了家常。他說:“我來看你們,就是要驗證黨的惠民政策有沒有深入人心、是否發揮了作用!
2022年,在距離葡萄溝十多公里遠的新城西門村,總書記走進一家農產品加工廠。他鼓勵祖祖輩輩以種植葡萄為生的村民們:“要面向未來謀發展,通過發展更好增進團結、凝聚人心!
也是在這一年,總書記接見了援疆干部代表。他動情回憶在地方工作時“福建對口昌吉,浙江對口和田”的往事,鼓勵大家在新疆扎扎實實作出應有的貢獻,“也是一生值得自豪的貢獻”。
天山腳下的烏魯木齊市城區一角。
幾次新疆之行,每到一地,每開一會,總書記都要問發展,談改革,說民生。
期待著總書記再來家里做客的阿卜都克尤木·肉孜說:“這些年,黨的好政策就像甜蜜的葡萄,一串接一串。”
2022年到新疆,“看到天山南北一派安定祥和、蓬勃發展的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感到由衷的高興。
今天的新疆,平均每天創造GDP超過50億元,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75%以上的財政支出被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富民興疆譜新篇?倳泟忧榈脑捳Z,2600多萬天山兒女牢記心間:
“56個民族,一個也不能少。過去脫貧攻堅奔小康是這樣,我們奔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也是這樣。”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編 輯丨蔡純琳
視 覺丨顏妮
!ω瓕O潔 孟利錚 宋春燕 梁雅琴 閆田田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