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觀賽熱情為文旅消費再添“一把火”
當國慶遇上中秋,全國多地都在這8天假期內舉辦了各類體育賽事!疤K超”、中國網球公開賽、“浙BA”、WTT中國大滿貫等精彩紛呈,掀起了一股“跟著賽事去旅行”的風潮。緊張激烈的賽事讓觀眾大飽眼福,而游客的到來則帶動消費增長,這場“雙向奔赴”的背后是一條體育賽事與文旅融合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如今,在物質條件愈發充裕的中國,公眾的精神需求不斷突顯。趁假期前往“心中的遠方”,領略大好山河的壯美風光和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成為讓許多人心情愉悅的不二之選。然而,單純的觀光雖能帶來一時的快樂,但這種快樂往往只停留在與親友分享的層面。
相比之下,激情澎湃的體育賽事則更具感染力,為賽場選手加油吶喊的熱情,可以在成千上萬的人群中引發共鳴。這種氛圍能讓彼此之間擺脫拘謹,釋放并傳遞情緒,快樂也隨著比賽的進程匯聚在一起,不斷放大。賽后再和剛認識的新朋友吃上一頓夜宵,平日積攢的疲憊便在歡聲笑語中一掃而空。
觀眾有了好心情,自然會產生更多消費。對于當地而言,舉辦賽事是提振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好機會。以“村超”為例,它讓一個偏僻小縣城一年吸引游客超946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百億元。
“賽事+文旅”想要達到這樣的良好效果,除了當地要做好賽事保障工作、以點帶面推行惠民舉措,將“賽事”變“賽道”、“流量”變“留量”,還有一項前提——比賽本身必須足夠純粹。純粹的比賽建立在公平的規則之上,對選手和觀眾有天然的親和力。即使有一方注定會落敗,也是雙方竭盡全力后不留遺憾的結果,只有這樣的比賽才能吸引游客的到來、收獲粉絲的支持,而這是草根賽事尤其需要注意的。
10月4日,“蘇超”淘汰賽首場在南京奧體中心火熱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61355名球迷到場,南京奧體再次刷新全國業余足球賽事上座紀錄。南京隊與連云港隊一同為比賽寫下了純粹的注腳,第61分鐘被攻破球門的連云港隊頑強拼搏到最后一刻,成功扳平比分拖入點球大戰。盡管最終還是不敵對手,但他們依然收獲了雷鳴般的掌聲。
由此可見,“賽事+文旅”的模式若想取得成功,把原本分散的旅游和觀賽整合起來,形成“1+1>2”的效應,需要精準抓住人們對高質量精神生活的需求。未來,優質賽事不僅能成為城市和鄉村形象宣傳的載體,更能帶動住宿、餐飲、交通等行業的發展,跑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