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立冬 | 嶺南立冬春意同,新梅萬朵映晴空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11月7日,冬之序曲悄然叩門——
立冬,攜著朔風與霜色,
將最后一絲秋意斂入時光行囊。

“簕杜鵑花瀑”已經爬滿了廣州的天橋、墻頭和廊架。 圖源:廣州海珠發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草木凋零為泥,蟄蟲休眠入夢,
天地間漸次褪去喧嘩,歸于沉靜。

秋末時節,廣東清遠市英德黃花鎮黃朝江村,晨霧朦朧稻谷黃,秋色鄉野如畫卷。南方+拍客 陳國權 攝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堅;
二候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于坼;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陽氣下藏,雉隱蛤現。

深圳灣水域,黑臉琵鷺在海邊捕食。 南方+記者 魯力 攝
地理物候南北有別,
嶺南雖無北國銀裝,卻自有冬色——
蕉嶺楓葉染赤,圭峰紅葉漸顯,
位于廣東韶關南雄的十萬畝銀杏林,
正將山野點染成浪漫的鎏金色。
位于廣東韶關的帽子峰,已鋪開第一里金黃。泛舟江上,兩岸青山如黛,偶有金黃點綴其間。 圖源:帽子峰旅游景區
人間煙火暖,最是立冬時——
“立冬補冬,補嘴空”。
打邊爐的煙火氣飄向街頭,
羊肉煲氤氳著當歸的香溢出巷尾;

廣東人的冬日滋補大戲,以一頓羊肉煲完美開場。 圖源:廣東發布
廣東潮汕地區講究“立冬食蔗無病痛”,
家家戶戶燴出“炣飯”,佐以清甜蔗汁,
化作對健康的樸素祈愿。
北風起,曬陳皮。
江門新會陳皮曬場連綿,
仿佛大地寫給冬日的信箋。

新會陳皮被譽為“廣東三寶”之首。江門日報記者郭永樂 攝
冬藏亦蓄力,盛事正當時。
十五運會的脈搏隨著開幕臨近加速躍動——
大灣區街頭,盛會旌旗獵獵,
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微笑迎客。
香港金紫荊廣場上,“喜洋洋”和“樂融融” 笑意盈盈,與前來留影的孩童定格下美好瞬間。新華社記者 朱煒 攝
市民走進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澳門賽區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細選一份屬于賽事的獨特記憶。新華社發 張金加 攝

深圳濱河路-寶安立交,“喜洋洋”和“樂融融” 悄然佇立,為城市街角添一抹活力亮色。圖源:深圳發布

十五運會即將開幕,廣州街頭早已是滿滿的迎客氛圍。 南方+記者 梁文祥 攝
備受矚目的自行車(公路)賽今日開賽,
三日賽程,海天為證,
男子個人賽事,
運動員將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競逐如風,
跨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
這是全運會史上首個、
也是本屆賽事唯一跨越粵港澳三地的比賽項目。
競速的激情穿過海風,
譜寫著大灣區加速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帆影映碧波,遠方港珠澳大橋如巨龍臥波,山脈輪廓清晰,景致交融成畫。南方+拍客 卓文麟 攝
恰如元稹詩中所言:
“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冬不僅是休憩,更是為新生蓄能。
廣東珠海市斗門鎮小濠沖村。傍晚時分,太陽穿過云層,陽光從云隙中穿透而出照射在稻田上。 南方+拍客 麥志豪 攝
立冬的嶺南,正靜候勃發。
且讓我們共同期待,
以這場體育盛會為號,
度過一個熱氣騰騰的暖冬。

策劃:王溪勇 李賀 劉平云
統籌:紀蓓 李培 何勇榮 胡良光 張哲 張西陸
執行:劉子葵 李珩丹 黃啟帆 張昶 張瑞威
設計:甘展平
動畫:李婷婷 張瑞威
撰文:黃堃媛 周源 徐子茗
編輯 傅倩影
校對 葉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