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規劃建議每日問答丨如何認識“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新華社編者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5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為幫助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本社從17日起開設“學習規劃建議每日問答”專欄,對《建議》的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和重大意義進行解讀。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發展歷程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建議》提出,“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經受住世紀疫情嚴重沖擊,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并從12個方面對取得的成就作了總結和盤點。
第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達到140萬億元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位居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前列。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穩步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6.0%。在全球價值鏈各行業上下游十大關鍵節點中,我國主導的關鍵節點數量約占一半。我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重要引擎。
第二,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快布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和基礎研究經費占比均創歷史新高,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引領帶動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
第三,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不斷深化改革,實現到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顯成效的目標。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系統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推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機遇、拓展新空間。
第四,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入發展,全面依法治國有效實施。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廣泛開展,愛國統一戰線鞏固拓展,民族團結進步呈現新氣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司法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
第五,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精神文化產品豐富多彩。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覆蓋城鄉基層,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全面加強,國際傳播效能持續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
第六,民生保障扎實穩固,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在就業、收入分配、教育、社會保障、衛生健康、住房保障、生育、養老等領域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公共服務供給力度不斷加大,鄉村振興全面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第七,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牽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推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清潔電力供應體系,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超過化石能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向縱深推進,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
第八,國家安全能力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增強,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和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國家經濟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領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平安中國建設成效明顯,我國成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國家之一。
第九,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落實新時代強軍目標,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加快構建,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顯著提升。人民軍隊堅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以頑強斗爭精神和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第十,“一國兩制”實踐深入推進。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健全港澳工作領導體制,推動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穩定發展良好態勢。提出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掌握兩岸關系主導權和主動權。
第十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拓展。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積極建設覆蓋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維護大國關系格局總體穩定。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為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顯著提升。
第十二,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反腐敗斗爭縱深推進,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明顯提高。始終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持續開展黨內集中教育,完善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引領和保障作用充分發揮,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
以上12個方面成就,是“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主要方面。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航掌舵,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十五五”時期,我們要在已有發展基礎上乘勢而進,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正確方向、遵循科學理念、發揚斗爭精神、把握歷史主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