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周刊丨上任滿月頻挑釁 高市早苗暴露日本“危險轉向”
本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剛滿一個月,卻已經在涉臺、歷史、領土、安保等問題上接連拋出了各種挑釁言論,引發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多國的強烈抗議和批評。然而,高市早苗不思悔改,拒不撤回有關錯誤言論,充分暴露出日本右翼勢力極其錯誤且危險的歷史觀、秩序觀和戰略觀,更讓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對日本戰略走向的“危險轉向”高度警惕。
11月21日晚上,日本首相官邸前聚集了上千名抗議民眾,強烈要求高市早苗撤回錯誤言論。
日本抗議民眾:高市早苗首相,不要煽動戰爭,立即收回你的錯誤言論,遵守憲法,反對戰爭。
民眾高舉“高市辭職”“高市國賊”等標語牌,要求高市早苗下臺。
而這一天,恰逢高市就任日本首相剛滿一個月。
當天,她又作出模糊表態,稱推進日中戰略互惠關系想法不變,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也沒有改變。對于自己的涉臺妄言,她卻并無撤回之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毛寧:日方如果真心想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建設性、穩定的中日關系,就應該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和所作的政治承諾,立即收回錯誤言論,切實把對華承諾體現在實際行動上。
連日來,幾乎每天都有日本民眾走向街頭,抗議高市政府的錯誤言行。
11月19日,京都民眾手持標語、高呼口號,要求高市辭職!
日本京都抗議民眾:我們不需要挑動戰爭的首相,必須立即撤回所謂“臺灣有事”的言論。
11月20日,東京民眾在國會前舉行抗議活動,反對日本政府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要求高市早苗撤回涉臺錯誤言論,向中國道歉!
日本東京抗議民眾:我們非常不安,感覺日本正在重蹈過去的錯誤!
抗議聲浪背后,是高市政府連續在涉臺、歷史、安保等議題上不斷“搞事”!
11月7日,高市在國會公然宣稱“臺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暗示可能武力介入臺海問題。
這是1945年日本戰敗以來,日方領導人首次在正式場合鼓吹所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并與行使集體自衛權相關聯,首次在臺灣問題上表達試圖武裝介入的野心,首次對中國發出武力威脅,公然挑戰中方核心利益!
《華盛頓時報》前首席駐外記者 馬丁·西夫:這是一次外交失策,而且是極其嚴重的失策。從中國的角度來看,維護在臺灣問題上的外交主權與領土完整,確保臺灣不再成為敵對基地,尤其是美日兩國的敵對基地是核心安全議題!
11月8日,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在社交媒體X上發帖警告說:“臺灣問題歸根結底是中國的內政,日本不應插手干涉!
1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日本首相高市的涉臺妄言作出正面回應,明確重申聯合國堅決遵循聯大第2758號決議!
總臺記者 徐德智:您能否重申一下聯合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官方立場?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 迪雅里克:我們立場是基于大會相關決議。
總臺記者 徐德智:第2758號決議?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 迪雅里克:是的,我之前已經提過!
總臺記者 徐德智:那么在聯合國正式文件中的措辭,仍然是“臺灣是中國一個省份”,對嗎?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 迪雅里克:據我所知,大會文本沒有任何變化!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的決議,也就是第2758號決議,決議明確規定:
“聯合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薄
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在北京簽署《中日聯合聲明》,聲明第三條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重申: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并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條的立場!
高市早苗在臺灣問題上的錯誤言行,是對中國內政赤裸裸的粗暴干涉,更是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的嚴重背離。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 扎哈羅娃:我們密切關注日方的安全動向,當前日本的所有行動都清楚地表明,日本已經走上了加速再軍事化的道路!
據日本共同社11月19日報道,多名消息人士當天透露,日本政府完成向美國返銷“愛國者”防空導彈。這是日本政府對武器出口“松綁”后首次出口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今年11月5日,剛剛就任首相的高市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強調,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已同意廢除武器出口“五類用途”的限制。目前日本只能出口用于五種目的的武器,即“救援、運輸、警戒、監視、掃雷”。該限制一旦被撤銷,將大幅擴大殺傷性武器的出口。
而高市早苗不僅“玩火”,還想“玩核”。
11月20日上午,在高市的指示下,日本自民黨召開安全保障調查會會議,討論修改《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3份安保相關文件,其中“無核三原則”及防衛費增額新目標成為主要焦點。日本政府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修改。
1967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在國會發言時提出了“無核三原則”,明確“不擁有、不制造、不引進”核武器。這一原則于1971年在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成為日本政府關于核武器的基本政策。
作為曾經的“被炸國”,戰后日本國民形成了強烈的核禁忌心理,反對政府一切可能的擁核傾向!
日本民眾:這是日本的國策,是由全民共同維護的。我父親也是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作為受害者家屬來說,絕不能以破壞性的方式去動搖“無核三原則”。從和平憲法第九條的角度來看,這也是違反憲法的。
在和平主義規范影響下,1955年制定并沿用至今的日本《原子能基本法》明確規定,“核能利用僅限于和平目的”。
2022年,日本政府通過的“安保三文件”中,也寫明堅持“無核三原則”的基本方針不會改變。
然而,長期以來,日本右翼勢力一直在鼓吹日本應該進一步徹底放棄“無核三原則”,并研制和裝備本國的核武器。
2022年2月27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在日本電視政論節目中公開提出,“日本可以與美國實施‘核共享’”。
“核共享”是北約在冷戰時期建立的一種核威懾概念,核心是美國在部分北約盟國境內部署戰術核武器,平時由美方負責控制與維護,戰時則通過特定程序授權,由盟國執行核打擊任務。
2024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期間,石破茂、河野太郎等候選人都曾提及過修改日本核武器政策的設想。
今年7月,日本共同社還透露,日本自衛隊在去年針對臺海沖突的最高級別桌面推演中,多次要求美國使用核武器對中國實施“核威懾”,并得到美方首肯。
11月21日,日本最大核電站柏崎刈羽核電站的重啟得到新潟縣知事花角英世的正式批準!
日本新潟縣知事 花角英世:如果7個特定條件都能滿足,作為新潟縣知事,我愿意批準重啟核電站。
在外界看來,日本最大核電站的重啟,可能會增強日本獲得核電站運行后的乏燃料——钚的能力。
日本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成員國,但從未簽署國際首個全面禁止核武器的多邊協定《禁止核武器條約》。有分析稱,日本是“核門檻國家”,也就是說其擁有足夠技術和材料,可以制造核武器。數據顯示,早在2023年,日本儲存的47噸分離钚就足以制造數百枚核彈頭。當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預言,日本可能在2028年前擁有核武器。
從大幅增加防衛預算,到謀求發展進攻性武器,再到圖謀放棄“無核三原則”,日本右翼勢力不斷尋求突破束縛,引起包括中國在內的周邊各國的高度警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毛寧:如果日本想重走軍國主義的老路,背棄和平發展承諾,破壞戰后國際秩序,中國人民不會答應,國際社會不會允許,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1947年施行的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然而,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右翼從未放棄“政治大國夢”和“軍事大國夢”,日本自民黨長期以來尋求擺脫第九條制約,通過小步推進的方式,不斷突破相關限制。
2015年,安倍晉三政府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令日本憲法對自衛隊施加的活動范圍限制消失;2022年,岸田文雄政府強行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謀求獲得“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突破和平憲法約束和“專守防衛”承諾,標志著戰后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轉變。2023年《朝日新聞》直言:“憲法第九條已死!”
高市早苗一系列錯誤言行已經毒化中日關系,也正迫使日本民眾為其政治野心付出巨大代價。
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對象國和最大進口來源國。而近期中國的一系列反制措施重挫日本經濟。
這家總部位于東京的旅行社表示,中國旅游團訂單取消量正急劇上升。
東日本國際旅行社副社長:每天都有團體游訂單接連取消,這讓我們感到非常痛心。老實說,我們無法預測影響會擴大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該怎么辦,真的非常困擾。
此前,受物價上漲導致個人消費低迷,再加上美國關稅所帶來的沖擊,日本經濟前景已難言樂觀。日本經濟學家估計,如果赴日中國游客數量大幅下降,日本國內生產總值恐被拉低0.36%,經濟損失合計高達2.2萬億日元(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而負面影響正迅速蔓延至更多領域,中日多個交流活動被叫停,中方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日本經濟正走向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寒冬。
日本軍國主義歷史上曾多次以所謂“存亡危機”為借口發動對外侵略,包括1931年,以所謂“行使自衛權”為由,悍然制造九一八事變,挑起侵華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乃至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如今,高市早苗再提所謂“存亡危機事態”,不得不讓外界擔憂日本有重蹈軍國主義覆轍的危險。日本國際大學客座教授西園寺一晃則批評指出:“高市的發言本身才關系到日本存亡!
近期高市惹惱的并非只有中國!
11月10日,高市早苗在國會眾議院會議上表示,獨島(日本稱竹島)是日本的固有領土。14日,日本政府開放了位于東京千代田區的“領土主權展示館”的擴建區域,意在強調對“獨島”的擁有權,引發韓國的強烈抗議。韓國外交部召見日本駐韓大使館總括公使松尾裕敬,提出嚴正抗議。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10月26日,高市早苗在馬來西亞出席東盟峰會期間,曾前往日本人墓園為二戰戰死日軍獻花,卻不提當年日軍侵略馬來西亞的暴行,在馬來西亞國內引發強烈批評。
11月12日,朝鮮社會科學院舉行了一場名為“歷數千年宿敵日本罪狀”的歷史學部門討論會。論文作者們論證,“千年宿敵日寇”給朝鮮人民帶來的歷史瘡疤永遠不會愈合,“一定要千百倍地討還這筆血債”。
11月14日,日本在野的“令和新選組”黨首山本太郎在街頭演講中,對日本右翼政客的危險言行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出了警告!
山本太郎:首相的言論完全偏離事實,她必須修正自己的認知,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種言論會瞬間摧毀至今在國會,以及國際外交中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成果,過去的首相沒有一個逾越過那條線,那是不該踏足的地方。日本現在要投入60萬億日元進行軍備擴充,讓超音速導彈射程達到3000公里,這些都列入了計劃,這完全就是自殺行為。
11月18日,在中國和日本同時擁有巨大人氣的日本歌手美依禮芽在微博發文明確表示“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永遠支持一個中國”!
美依禮芽:在我對自己的音樂沒有自信的時候,中國的粉絲給了我很多力量和勇氣,讓我感到這里是我的第二故鄉。
第二天,日本《朝日新聞》則發表社論,直呼《是時候停止與中國的無謂對抗了》。
在日本有識之士看來,日本右翼政客刻意誤導民眾的所謂“存亡危機事態”,不過是右翼黨派面臨執政危機的情況下,為博取眼球,提高自身支持率的伎倆。
11月8日,也就是高市發表挑釁性言論的第二天,92歲的日本國寶級藝術家仲代達矢去世。
仲代達矢經歷了日本在戰敗前,對本國少年兒童進行強制軍國主義教育的時代。
仲代達矢(2017年 生前采訪錄像):1931年,滿洲事變(918事變)爆發,戰爭結束是在1945年。那時我讀初中一年級,所以我基本上是作為軍國少年成長起來的。
早在1890年,日本頒布的《教育敕語》成為軍國主義教育的核心綱領。其中宣揚“無條件效忠天皇”被進一步推廣至全體國民,成為“皇民化教育”的開端!
為了培養民眾對于海外戰爭的適應性,軍艦模型成為當時日本兒童的玩具。
“櫻花”“神風”“玉碎”等成人都難以理解的和“武士道”精神有關的象征性概念,被強行塞進兒童課本中。
1945年5月25日夜,年幼的仲代達矢親身經歷了戰爭的恐懼!
仲代達矢(生前采訪):當時我徒步去見朋友的途中,突然就響起空襲警報,但是燃燒彈還是一個接一個落下。就在我不清楚情況到處亂跑的時候,一個不知道是不是小學生的女孩子在逃跑。然后那個孩子,完全陌生的孩子,我拉著她的手逃跑時,正跑著,突然感覺,手里變輕了。低頭一看,原來是燃燒彈直接擊中了女孩,而我手里只抓住她的斷臂!
在1959年到1961年的《人間的條件》三部曲中,仲代達矢演繹了一名有良知的普通日本人從勞工監督到侵華日軍“理想崩塌”的過程,被看作是日本版的《西線無戰事》。
仲代達矢:當有人打著保衛國家的旗號時,你們可能覺得說的對,不由自主就跟著當權者走了。即便是關于日本憲法第九條的爭議,我們也必須承認,正是這條憲法在過去70年間守護了和平。若真要修憲,進而圍繞第九條,對自衛隊地位爭論不休,我認為這實則令人憂懼。因此我明確反對修憲,日本人應該堅持不修改和平憲法,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
就在日本右翼不斷用日本也是“戰爭受害者”來掩飾侵略罪行的時候,據不完全統計,日本侵華14年給中國造成了約3500萬人的傷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投降書后,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發表講話!
時任盟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我們為執行《波茨坦公告》中的理念,將日本人民從奴役中解放出來,我希望我們能盡快執行落實《公告》中的目標。
然而簽字儀式結束后,日本代表以投降書副本中法國代表的簽字出現“錯位”為由,向美方提出抗議,理由是“無法向天皇交代”。
麥克阿瑟的助手隨即修改了這份副本文件。
日本的關注點無疑引起了麥克阿瑟的注意!
2022年5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亞太研究學者麥考馬克在《雅各賓》撰文披露,上世紀末,美國國家檔案館發現了一封1946年4月時任日本天皇裕仁通過中間人轉給麥克阿瑟的秘信。信中聲稱,日本人民“缺乏教育”或“真正的宗教情感”,這使他們“愿意被引導”,并“容易從一端搖擺到另一端”。
麥考馬克認為,正是看到這封信后,麥克阿瑟放棄了最初設想的讓日本徹底解除武裝的主張。
而著名的麥克阿瑟和日本天皇的合影,則構筑了戰后日美的關系模式!
身高1.78米的麥克阿瑟比天皇高出一頭,體現出美國的對日征服和“提防”的一面。與此同時,美國利用日本舊有體制,把日本民眾的崇拜從天皇部分轉移到了美國。而這一點,又被后來的日本右翼所利用,把所謂“親美”和“服從權威”畫上等號!
今年10月2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東京迎賓館赤坂離宮舉行會晤。在會晤前的致敬儀式上,當高市早苗指引特朗普向國旗敬禮時,特朗普似乎沒有領會高市早苗的意思,而是徑自走過日本國旗,令高市十分尷尬。
11月10日,特朗普就中日兩國外交風波的回應,更讓高市“再次被打臉”!
美國總統 特朗普:我們的很多盟友也不是我們的朋友,他們在貿易上占我們便宜,比中國占的便宜還多。
11月17日,日本防衛省向山口縣巖國市通報稱,部署在當地美軍基地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已完成撤離!
11月21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華錯誤言行闡明中國政府立場。傅聰在致函中表示,如日方膽敢武力介入臺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中方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當年策劃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罪魁禍首之一石原莞爾,曾在東京審判期間表示,日本對外擴張,就是為了“表現得像西方強國”,試圖用“日本仿效西方列強去侵略他國”的“強盜邏輯”來為自己的軍國主義“脫罪”。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國際關系學者劉易斯·伊夫斯所擔憂地表示,日本如今對戰時歷史記憶的轉變正在助長向軍國主義的“倒退”。而在日本右翼鼓吹的“修正主義”歷史觀下,日本軍國主義思潮的死灰復燃,必然會給地區安全及世界和平與穩定,帶來重大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