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美國芯片法案——“胡蘿卜+大棒”的老套路

          2022-08-15 12:58: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半導體芯片在國際競爭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戰略意義。本周,美國總統拜登簽署《2022年芯片與科學法案》,立即引發全球關注。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該法案的簽署意味著“開啟了產業政策新紀元。”而《日本經濟新聞》則將這一法案的出爐視為美國“對華科技軍備競賽”的升溫。

            當地時間8月9日,新冠檢測結果剛剛轉陰、再度結束隔離的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出席了一次重要的公開活動。

            拜登拖病體為芯片法案站臺

            美國總統 拜登:今天看,我將簽署《芯片與科學法案》。這對美國來說是一項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是美國人民可以引以為傲的法案。

            演講時,拜登還在頻頻咳嗽。

            美國總統 拜登:僅這項投資就將創造4萬個工作崗位。對不起,對不起。使(美國制造)半導體存儲器芯片,所占的市場份額增長五倍。另外兩家美國公司......我得再喝一口水。

            讓拜登拖著病體堅持簽署的這份《芯片和科學法案》,也就是醞釀了一年多的“芯片法案”,該法案整體金額達2800億美元,被拜登視為投資美國的機會,有助于美國重新獲得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然而,就在法案簽署當天,美股三大指數集體翻綠。

            芯片個股也紛紛“跳水”,AMD下跌超4%,英偉達下跌超3.9%,美光科技下跌3.7%,英特爾下跌2.4%,創下2017年9月以來的最低點。

            《紐約時報》分析稱,這份一千多頁的芯片法案主要包括兩方面計劃:一是美國政府向半導體行業提供約527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及240億美元的投資稅抵免,以鼓勵企業在美國研發和制造芯片;二是在未來幾年提供約2000億美元的科研經費支持,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量子計算等前沿科技。

            說得直白一點,《芯片法案》的出臺,就是要鼓勵芯片企業到美國建產線、擴產能,壯大美國芯片制造業。

            在支持者看來,芯片法案有助于美國度過近兩年的“芯荒”。

            新冠疫情沖擊全球芯片市場

            這里是美國馬里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

            美國某科技公司員工 蒙哥馬利:我們是一家從事與軍用無線電相關的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公司。

            據蒙哥馬利介紹,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生產組裝用于擴大無線電信號范圍的設備,芯片是其中的核心零部件。

            然而,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芯片供應鏈面臨危機,蒙哥馬利的公司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美國某科技公司員工 蒙哥馬利:我們打電話訂貨時,經銷商說,對不起,我們沒貨。你會覺得,搞什么?這就像你去倉儲超市購物,他們卻說廁紙沒貨了。

            這場“芯荒”危機波及范圍很廣,汽車制造業是受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華爾街日報》記者 科利亞斯:單個芯片被集成在這些電子控制單元中,某種程度就像獨立的器官在人體內發揮不同功能,以電子方式告訴硬件該做什么。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高,汽車對芯片的依賴也越來越多。

            然而,自2020年以來,汽車芯片短缺造成了整個汽車行業的減產。

            全球缺“芯”造成的汽車減產量超過1000萬輛。通用、福特、特斯拉等美國汽車生產商都受到了影響,紛紛減產甚至裁員。

            美聯儲主席 鮑威爾:人們想買車,但汽車制造商卻無法生產更多汽車,原因竟是沒有半導體。這種情況之前從未發生過。

            依賴代工的美國半導體公司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其實并不缺半導體企業。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榜單上,美國公司就占了六家。但這些美國芯片公司的生產制造大部分都在海外完成。

            博通、高通及英偉達等芯片設計公司,基本依賴海外芯片代工廠來完成制造。英特爾,美光等雖保留了一部分芯片制造產能,但其外包代工業務量也是逐年上升。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多年來,美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縮小。芯片制造的規模也在不斷萎縮。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1990年,美國和歐洲的半導體產量占世界半導體產量的75%以上,如今,盡管美國半導體公司占全球芯片銷售額的47%,但全球芯片制造只有12%發生在美國。

            美國參議員 沃納:僅韓國就在半導體領域投資了1350億美元,日本的投資在500億到700億美元之間,而過去20年世界芯片投資集中在中國臺灣。

            因此,美國總統拜登在敦促國會盡快通過芯片法案時就宣稱,美國發明了芯片,現在是時候“把它帶回家了”。

            芯片法案——“胡蘿卜+大棒”的老套路

            然而,野心勃勃的芯片法案,細細解析依然是“胡蘿卜+大棒”的老套路。

            所謂“胡蘿卜”,就是拿錢砸。527億美元成立四大基金,分別用于芯片制造、芯片科技安全和創新、芯片勞動力發展及教育,以及國防專用芯片。

            而“大棒”則直接指向中國。

            白宮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有關《芯片法案》獲得通過的聲明,就在標題中直接提到“反制中國”。

            該法案禁止獲得美國補貼的公司在中國大幅增產“先進制程芯片”,期限10年,違反禁令者可能會被要求全額退還補貼款項。同時,法案禁止聯邦激勵基金接受者在“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特定國家”擴大半導體產能。

            也就是說,只要拿了美國政府的這筆補貼,就意味著10年內不能在中國大陸投資先進水平的芯片。

            而白宮也直言,《芯片法案》就是要吸引半導體制造企業更多地投資美國而非中國。

            美國商務部長 雷蒙多:這是目前國家安全的核心問題。如我所說,以前我們要從中國臺灣購買某種芯片,我們嚴重依賴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美國并不生產這種產品,但這卻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我們不能這么做,不能過度依賴亞洲國家與地區來保衛我們自己的國家。

            對此,歐洲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荷蘭阿斯麥公司警告稱,美國此舉是讓企業在中美兩國選邊站隊,將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對于很多非美國企業來說,舍棄中國赴美建廠,并非易事。

            這里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北部的沙漠,半導體巨頭臺積電投資120億美元的芯片制造工廠正在建設之中。

            2020年,臺積電宣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新的芯片工廠,并于2021年開始動工。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 杜西:所有人都知道亞利桑那州有5C——銅礦(copper)、牛(cattle)、棉花(cotton)、氣候(climate)和柑橘(citrus)。我想現在可以再加上2個甚至3個C——芯片(chips)電動汽車(electric cars),還有與之相伴的建筑業(construction)。

            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有些骨感。

            據日經亞洲報道,由于美國目前正處于幾十年以來勞動力市場最緊張的時候,臺積電的新廠在施工階段就陷入“招工難”的困境,導致工期延誤。

            臺積電原計劃今年9月開始將其芯片生產設備運進亞利桑那的新工廠,目前該計劃已被推遲到2023年第一季度。

            新廠建成后,合格的技術工人從哪來,又是另一大難題。

            鳳凰城商業和勞動力發展委員會人力服務部副主任沃勒坦承,當地人對半導體制造非常陌生。

            “幾十年以來,芯片代工主要集中在亞洲。芯片制造工作是很多美國人甚至都沒聽說過的一類職業道路選擇。”

            ——日經亞洲

            另據《日刊工業新聞》披露,臺積電在美建廠的成本是6倍之多,人力成本也超過3倍。

            而且,在美建廠還可能遭遇各種不確定因素的沖擊。

            去年2月,美國得克薩斯州發生殃及400萬人的大停電,對聚集于此的多家芯片制造工廠形成“精準打擊”。

            有消息稱,此次停電可能讓三星集團建在休斯敦的工廠損失達數百萬美元。

            汽車行業第二大芯片供應商恩智浦也被迫關閉了得州工廠,損失了三分之一的產能。

            半導體產業鏈轉移需要人才、勞動力、物流、能源等一系列必要因素的支撐,然而多年沒有布局半導體制造業的美國在上述領域都存在顯著不足。

            回顧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打壓、2013年至2014年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肢解”,如今非美國芯片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建廠之路,恐怕也走得并不踏實。

            而對于美國芯片制造商來說,這部法案也并非完全是個好消息。

            彭博社直言,法案的出臺讓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陷入尷尬境地。

            就在芯片法案簽署前不久,英特爾發布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凈虧損4.54億美元。英特爾宣布今年將放緩招聘,減少新工廠和設備的支出,并退出外圍業務以保留現金流用于有限的擴張。

            “投資者已經表明他們沒有耐心等待這個代價高昂的計劃得到回報,英特爾需要利潤快速反彈。它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既要實現盈利,同時又要投資于新技術和基礎設施。”

            ——彭博社

            行業專家指出,半導體行業投資巨大,僅僅建造一個新工廠就要花費近200億美元,這筆527億美元的補貼實在是杯水車薪。不少芯片設計公司認為,芯片法案只會讓少數半導體巨頭受益,并不公平。

            而對美國政府來說,芯片法案涉及的2800億美元巨額資金,一下子拿出來也不容易。

            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芯片法案將在未來10年內使政府預算赤字增加793億美元。難怪《紐約時報》評論稱,芯片法案看似雄心勃勃,但是恐怕很多年都難以見效。而彭博社則批評法案會造成“巨大的揮霍”。

            中韓雙方一致同意就維護產供鏈穩定事宜開展對話

            8月9日,也就是芯片法案簽署當天,中韓兩國外長舉行會晤。雙方一致同意就維護產供鏈穩定事宜開展對話。

            外交部發言人 汪文斌:作為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受益者和建設者,中韓雙方應當共同抵制這種違背市場規律的行徑,共同維護兩國和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雙方同意加快中韓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爭取盡快達成一致。雙方同意就維護產供鏈穩定事宜開展對話,致力于產供鏈完整、安全、暢通、開放和包容,堅持貿易投資自由化,遵守世貿規則,堅持非歧視、非排他、公開、透明原則。

            韓國外長樸振在訪華前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國,在供應鏈方面地位重要,韓國有必要在穩定供應鏈方面強化與中國的溝通和對話。

            韓國《亞洲經濟》提醒稱,“在中美競爭中,韓國必須避免使本國芯片業成為沖突試驗場的愚蠢行為”。

            今年三月底,美國向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發出邀請,建議組建一個“互助合作”的“芯片四方聯盟”(CHIPS4)。

            不過,面對美國拋出的橄欖枝,韓國表現得很猶豫。

            直到8月8日,芯片法案簽署前一天,韓國才表示參加所謂“芯片四方聯盟”磋商會,同時明確強調,韓方的立場是要以“尊重中國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和“不提及對華進行出口限制”為前提。

            韓國外交部長 樸振:美國知道韓國與中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系。

            根據韓國工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韓國半導體行業對中國提供的材料依存度高達39.5%,與此同時,2021年韓國半導體對中國大陸與中國香港的合計出口份額高達60%。

            對華關系無疑十分重要,韓國必須拿出“恰當”措施,盡可能減少后續的負面影響。

            中國對全球芯片市場極其重要

            同樣的擔憂不僅來自韓國。

            8月8日,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提供商“東京電子”副總裁河本浩坦言,非常擔心美國會擴大對華出口管制,因為中國市場對于東京電子“太重要”了。

            即使是之前大力推動芯片法案通過的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基辛格,也曾反復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帕特·基辛格:世界最大芯片市場在中國。我們需要占有這個市場才能成為世界最大公司,同時還要小心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和業界領導地位。

            今年3月,美國國會針對日趨嚴峻的芯片危機,召集各半導體巨頭負責人舉行聽證會。聽證會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基辛格被議員逼問,為何不主動撤出中國。

            共和黨參議員 斯科特:你為什么不完全靠自己?在沒有美國政府、美國納稅人補貼的情況下說,我現在必須離開那里?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帕特·基辛格:中國半導體市場幾乎占全球整體市場的近一半。這其中有供應商,也有消費者。中國半導體消費市場全球增長率最高。如果英特爾要成為全球最大半導體供應商,就必須加入中國這一最大的半導體市場。

            中國大陸是英特爾最大的凈收入來源地,在2021財年為英特爾帶來了211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4.4%。

            聽證會上,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制造商之一“美光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梅赫羅特拉也承認,參與中國市場十分重要。

            美光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 梅赫羅特拉:中國市場確實有助于提升半導體行業規模,而規模的好處最終會體現在研發投資上。

            美國全國公共電臺認為,芯片法案未必能遏制中國的影響力。

            而波士頓咨詢公司則警告稱,如果美國執意對華采取技術硬脫鉤,可能會讓美國芯片企業損失18%的全球市場份額、37%的收入,并減少1.5萬至4萬個高技能工作崗位。

            “芯片法案”是“昂貴的笨蛋”還是有效的創新催化劑,取決于項目管理,但其本身不太可能阻止美國公司繼續在中國進行生產。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副教授 丹茲曼

            芯片法案緩解美國“芯病”仍然存疑

            雖然芯片法案被不少美國媒體夸耀為“美國有史以來影響最重大、最深遠法案之一”,但該法案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美國目前的“芯病”,恐怕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英國《金融時報》則進一步質疑稱,類似法案推出的目的也許并不在于發展本國的芯片產業,而是通過掀起全球芯片產業發展的競賽浪潮,在芯片產業的發展投入中拖垮競爭對手。

          [責任編輯:黃曉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25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搜索|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精品人妻无码区二区三区|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日本又粗又长一进一出抽搐|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97青青草视频| 幻女free性zozozoxxxxx|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的|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yellow中文字幕在线高清|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又黄又粗又爽免费观看|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啪啪精品一区二区| 啊灬啊灬啊灬岳| 骚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欧美人与动性行为视频|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18岁女人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