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世博會環保創新與文化功能引發關注

          時間:2010-01-21 10: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20日電 題:三問“世博盛宴”——寫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倒計時100天之際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昊、韓冰、吳宇

            21日,世博會倒計時100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這場世博盛會在“低碳生活”上將有哪些創新?中外文化交匯能碰撞出什么“火花”?本屆世博會將為中國留下什么?

            “科技世博、低碳世博”什么樣?

            走進熱火朝天的世博園區,上海企業館雖不顯眼,但半透明的外墻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用回收的廢舊光盤制成的聚碳酸酯,用它做建筑外立面既節能環保,又增添了藝術美感。”上海企業館項目總經理顧抒航說。

            “環保概念”在世博園隨處可見。5萬平方米的生態綠墻,世界最大;4.6兆瓦太陽能發電機組容量,全國第一;42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超過1000輛新能源汽車,園區內公共交通實現“零排放”……上海為打造“低碳世博”可謂費盡心機。

            除了中國的各展館外,參展各國的場館也盡顯“低碳生活”之美。

            在占地3000平方米的丹麥館螺旋形坡道入口,顯眼地擺放著特有展品——自行車,還有一個即將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5月1日世博會開幕后,觀眾即可體驗北歐的“低碳生活”:騎上自行車,或者脫光鞋襪,將腳趾浸泡在清澈的海水中享受夏日的清涼。

            德國館的綠色建筑技術,西班牙館的環保藤條材料以及如同一個沒水、沒電、沒熱的“原始洞穴”的倫敦零碳社區——低碳技術把世博園區裝扮得美輪美奐。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前夕,中國作出減排目標的鄭重承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下,世界更加關注中國如何踐行低碳理念,上海世博會成為中國在承諾后面臨的第一次“能力測試”。

            胡錦濤總書記在考察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時強調,要積極貫徹科技世博和低碳世博理念,實現園區低碳排放和生態和諧。

            據了解,上海市和聯合國環境署共同制定《2010年上海世博會綠色指南》,有關方面正在制定整套“低碳方案”。

            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局長洪浩說:“據測算,相關低碳措施在世博會期間能夠抵消碳排放的60%至70%,經過不斷改善措施,力爭在四五年內實現碳平衡。”

            踐行“科技世博、低碳世博”的努力,將點亮“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海內外輿論認為,本屆世博會將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啟迪。

            中外文化融合碰撞出什么“火花”?

            1月19日,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已經有192個國家和50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國際參展方的數量創造世博會的歷史紀錄。同時,國內31個省區市以及港澳臺地區也將全部參展。

            有關人士表示,逛一次上海世博會,相當于旅游近200個國家。在長達184天的會展期間,中外多元文化以世博會為平臺的交流融合,將成為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異域風情和中國元素的交相輝映值得期待。

            名為“玉兔宮燈”的澳門館,就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一個典型。該館造型來源于中國傳統手工藝——兔子燈籠,而“兔子”的色彩卻大膽運用了西方的熒光色系。中國湖南館以德國數學家發現的“魔比思環”為造型,凝聚了東西方的共同智慧。

            有“海貝殼”美稱的以色列館同樣體現出中西合璧的風情。這個由兩座流線型建筑組成的展館宛如一雙環抱的手。設計師解釋說,場館設計借鑒了東方哲學的陰陽太極理論,暗喻著對立統一、和諧共生之意。

            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里,文明交流的印跡比比皆是。宛如淡紫色蠶寶寶的日本館名為“紫蠶島”,這個愛稱是從近3600個中國人所取的名字中挑選而出。墨西哥館以“風箏森林”廣場為核心,通過風箏這個中國元素拉近兩國文化……

            文明的融合不僅體現在展館建筑的豐富創意中,它還將通過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活動直接在人們的心靈中打上烙印。

            據楊雄介紹,世博會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活動將超過2萬場次,平均每天有100多場。

            在多姿多彩的文藝演出中,人們不僅將領略氣勢恢宏的開閉幕慶典,還能欣賞到法國影星阿蘭·德龍首創的音樂劇,聆聽《玫瑰人生》等膾炙人口的經典名曲。波蘭館副總代表鮑格丹甚至熱情洋溢地發出了邀請:“晚上十點后到波蘭館的年輕人專場,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吧!”

            與此同時,眾多世界藝術珍品也將借本屆世博會來到中國。在丹麥館的一泓碧水中,參觀者將看到守望了哥本哈根海港96年的“小美人魚”雕像。法國館里,游客們將欣賞到出自高更、塞尚的名畫,還有雕塑大師羅丹的《青銅時代》,這些“國寶”是第一次集體走出法國。在瑞士館,人們不僅可以觀看360度全景水幕電影,還能夠坐上專門從阿爾貝斯山運來的纜車,體驗田園牧歌式的北歐風情……

            “后世博時代”能留下哪些物質和精神遺產?

            5月1日至10月31日,全球矚目上海世博會。然而,盛會之后呢?世博會的精彩將為上海、為中國乃至世界留下那些“遺產”?

            上海世博會園區總規劃師吳志強教授表示,中國政府是將“籌博”、“辦博”以及世博會之后的運作當作三個環環相扣的階段,當作一個系統工程來科學決策和規劃的。

            世博會落幕之后,圍欄一拆,這里將自然融入上海大市政,扮演起上海商貿、展覽、文化、會議中心區的角色,二次開發可刺激當地乃至長三角地區的新一輪經濟發展。

            以場館為例,世博會中國館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加上規模龐大的世博會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世博軸等,如此壯觀的現代化公共建筑群,當成為上海新世紀騰飛的基石。

            吳強認為,世博園的建設不僅讓住在棚戶區的1.8萬戶居民的生活條件邁上新臺階,而且為200多家企業提升產業能級開辟了新空間。

            經濟意義上的拉動作用毋庸置疑,而世博會留給中國人更多的是一筆精神財富。

            在上海世博會浦西園區,坐落著幾乎與世博會歷史一樣悠久的江南造船廠。作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這里規劃有世博會的兩個主題館、18個企業館以及一片占地約15公頃的“城市最佳實踐區”。

            值得慶幸的是,浦西園區中“最老資格”的部分近代工業建筑群被永久保留下來,為世博會再利用。由此,上海重要的城市歷史文脈被保留下來了,籌辦世博會為城市發展增添了精神內涵。

            不僅是標志性工業建筑,世博園區周邊一批建于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初的居民樓,在“籌博”過程中也從最初的規劃“紅線”內被“摳”出來,大約1萬戶居民因此免于搬遷之苦。最終拆除的大都是“擠在工廠縫隙中、實在不適宜居住的危棚簡屋”。

            吳志強稱這是令自己“特別高興”的一件事,因為本屆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因此“人文關懷”應處處體現,防止“大拆大建”損害百姓權益。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3344免费播放观看视频|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30分钟直播|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91香蕉成人免费网站|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女人牲交性开放视频| 人妻仑乱A级毛片免费看|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网站|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avtt在线播放| 成人自拍小视频| 久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波多野结衣在线影院| 又黄又爽做受视频免费看视频下载| 日本免费xxx|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中国精品白嫩bbwbbw| 日韩专区第一页|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码|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完整免费高清|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国产综合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一个人晚上睡不着看b站大全|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美女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国语对白一级毛片| 六月丁香色婷婷|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16| 日产精品卡一卡2卡三卡乱码工厂|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a级韩国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欧美| 榴莲视频app色版|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