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交流三十年·講述】學·團圓

          2017年11月24日 14: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兩岸關系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系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一段文字講述感人故事,一張照片記錄精彩瞬間,一段視頻珍藏難忘記憶;仡欉^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系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心和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海內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歷的真實故事,續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廈門大學俄語專業的吳冠璇(左)和鄒辰(右)向記者講述她們跨越海峽的友誼。

            “天然獨”?臺灣學生不接受。

            李俞柔:我對中國人認同比較高,我期望看到兩岸統一。

            “天生對立”?大陸學生會say NO!

            鄒辰:她就是非常開朗,好像是一個催化劑。

            吳冠璇:她做事會三思。

            架起交流的橋梁,你我都一樣。

            張寶蓉:交流過程中,兩岸青年換位思考,更加理智地看待兩岸關系。

            “回眸兩岸民間交流30年”特別節目《盼·團圓》。請聽:第5集:學·團圓


            在廈門大學,兩位俄語專業的同班同學,一位來自大陸,一位來自臺灣。

            吳冠璇:我是吳冠璇,我來自臺灣桃園,這是我的好朋友。

            鄒辰:我是鄒辰,福建永安人。

            吳冠璇、鄒辰:我們有俄語名字。

            吳冠璇:我叫Sara,她叫Maya。

            記者:你們兩個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呢?

            鄒辰:因為開學第一天,她是第一個跟我說話的人。她就是非常開朗,好像是一個催化劑,慢慢就熟起來了。

            吳冠璇:我覺得她做事會三思,我有時候會做錯事,她就會說如果我們要做這件事,我們要先準備好。她俄語比較好,我是俄語很差的,有一次大二期中考的時候……

            鄒辰:她就很擔心期中考掛科,我就說你這個星期聽我的。她所有的時間都歸我支配,然后我叫她學什么,她就學什么。

            吳冠璇:考得還不錯,90幾和80幾。

            鄒辰:老師都驚訝了。

            兩岸青年學子同堂上課、一起生活,朝夕相處中才有了對彼此更客觀真實的了解。零距離接觸,也會產生矛盾和分歧,但直面分歧,也是加深了解的第一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張寶蓉:

            張寶蓉:交流絕對是化解誤解的一個最主要的路徑。兩岸青年各有優勢,各有不足,交流過程中,很多人就會換位思考,更加理智地看待兩岸關系,這本身就是促進自身不斷成長的一個過程。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張寶蓉(左)接受記者李金鑫采訪。

            來自臺灣高雄的女孩劉彥彤今年21歲,她很小的時候就隨父親來到大陸,最初在西安上小學,現在又到廈門上大學。劉彥彤說,盡管她在大陸生活時間很長,但因為身上有“臺灣人”這個標簽,如何完全融入大陸社會依然是她要面臨的課題。

            記者:你現在覺得融入到大陸多少?

            劉彥彤:我想要融入的心是百分之百,但是實際可能只有60%。

            記者:可能有一些阻礙或者沒有到位的地方?

            劉彥彤:像思想差別,大陸同學他們的觀念里還是會存在“臺灣人,大陸對你們那么好,你們還要在島內蹦蹦跳,這個協議不簽,那個協議不簽”,就覺得我們很不給面子,甚至把島內的一些人的意見強加在我們身上。

            記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

            劉彥彤:對。

            記者:大陸對臺生的一些優惠政策,有沒有讓你覺得比較帶感的?

            劉彥彤:實習的項目,可以幫助臺灣學生在大陸找到很好的實習崗位,也就意味著能夠讓更多臺灣青年留在大陸就業。

            記者:以后有在大陸工作的計劃是嗎?

            劉彥彤:對,基本上已經算三分之二的大陸人了,我現在已經在準備了。(笑)

          目前,長期在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臺灣同胞超過百萬,“縮小差異化”和“融入大陸社會”逐漸成為他們的訴求。近年來,大陸陸續公布了一系列為在陸臺胞提供便利的政策措施,大陸各大高校也相繼推出“融合”措施。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處教師楊文安:

            楊文安:2014年以后,應該說整個國家層面都在做,我們學校把港澳臺生的管理納入大陸學生的學生處,收費趨同、學習趨同、綜合管理趨同,參照大陸學生能參加醫保。

            臺中女孩李俞柔大學畢業后選擇到北京大學念研究生,她想了解臺灣人的根是什么模樣。北大畢業后,她便留在大陸工作。


          從北大畢業后,李俞柔(左三)選擇在大陸工作。

            李俞柔:我是帶著一種非常期待、愉悅的心情過來大陸的。(我)對自己是中國人這件事認同比較高,所以我覺得應該了解自己祖先生長的地方。不然的話,就像浮萍一樣,你不知道根在哪兒。

            記者:是什么讓你決定了畢業了之后留在大陸工作?

            李俞柔:我覺得這是只要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人都會有的想法吧,我覺得在大陸未來的發展一定會比在臺灣好。而且我有男朋友了,哈哈(笑),我男朋友家是山西的,我不希望他回島內被局限住。

            記者:在找工作的過程當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問題?

            李俞柔:基本上一開始大家一看到我的身份就……,可能還是比較敏感吧。

            記者:也是因為兩岸目前還沒有真正結束對立狀態所造成的?

            李俞柔:沒錯,但是我也可以理解。說真的,我現在會比任何人都還期望看到兩岸統一,因為首先我工作起來就會比較方便,還有一些限制就不會那么多,像我男朋友去臺灣也方便了。

          臺灣女孩李俞柔(右)在北京大學校園內拍攝她的碩士畢業照。

            為解決臺生登陸求學的后顧之憂,大陸高校積極為臺生增設實習項目、開展政策咨詢和企事業參訪活動,機遇、舞臺以及包容開放的誠意讓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選擇在大陸就業,扎下根來。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關系研究所所長張寶蓉:

            張寶蓉:老百姓對兩岸教育交流的訴求,我們大家都有目共睹,也不是臺灣當局說我想停就停,老百姓的想法他們也是左右不了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往更加縱深、更加寬廣、更加多層面的領域,去推動兩岸民間的交流。

           。ㄖ醒肴嗣駨V播電臺、中國臺灣網聯合報道,記者:穆亮龍等)

          [責任編輯:郭曉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67194成手机免费观看|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网站| 国产福利vr专区精品|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电影| 97性无码区免费| 思思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6|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高清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xyx性爽欧美| 搞av.com|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看|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免费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a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蜜臀| 九九热视频精品| 欧美性最猛xxxx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色列有妖气acg全彩本子| 国产成人无码av|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天天弄| 中出五十路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五月婷婷六月爱| 欧美成人怡红院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丝袜| 欧美一级高清片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