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這四年,臺灣失去了什么?|強推“文化臺獨” 社會迷失 價值沉淪

          2020-05-22 08:50:00
          來源:今日海峽
          字號

            從2016年5月20日到今天,民進黨當局已經(jīng)上臺整整四年了,這四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推行漸進式“臺獨”,在文化方面,大搞“去中國化”,極力想要抹除臺灣的中國心,從修改課綱,把中國史并入東亞史,降低文言文比例,到去孫中山,去孔子,不遙祭黃帝陵,再到降格祭祀鄭成功,將鄭成功說成是外來政權(quán),在推進“文化臺獨”上,可謂是不遺余力。

            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上任的第二天,時任臺教育部門負責人的潘文忠就宣布,會廢止馬英九時期微調(diào)的高中語文和社會課綱,倒退回陳水扁時期的課綱。到了2017年10月29日,臺教育部門不僅將普通高中課綱文言文比例下修為35%至45%,推薦選文也由原草案規(guī)劃的20篇降為15篇。同時還以連橫所寫的《臺灣通史》序言部分,內(nèi)容涉及歧視臺灣少數(shù)民族為由,將其刪除。

            此外,為構(gòu)建“以臺灣為主體的下一代史觀”,2018年8月13日,臺教育部門“課審大會”拍板決定,臺灣12年義務教育高中歷史課綱分成臺灣、東亞及世界3個分域,并明確提到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gòu)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

            對此,臺灣歷史老師曹若梅表示:“課綱大幅度的更動有它的政治意涵,但是顯而易見,它會對于教學以及學習甚至家長產(chǎn)生一些非常焦慮的負面的影響。

            把意識形態(tài)的手伸向下一代,讓學生覺得似乎在學習外國的歷史。自蔡英文領(lǐng)導的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文化臺獨”對教育進行了強力的腐蝕,讓馬英九都忍不住發(fā)聲痛批。如此一味地“去中國化”,不僅不符史實,更會讓臺灣本土文化喪失其根源和支柱。

            除了在教育的根本上搞“去中國化”,在民俗、信仰及文化方面,民進黨當局也在極力抹除中國元素。到了蔡英文上任的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臺內(nèi)務部門突然宣布,降格鄭成功祭典,不再派內(nèi)務部門主管出席,打破了長達54年的“中樞”主祭慣例。而對鄭成功下手并不是一時興起,早在2016年8月初,蔡英文就拋出了向臺少數(shù)民族道歉的說辭。蔡英文妄稱:“荷蘭及鄭成功政權(quán)對平鋪族群的屠殺和經(jīng)濟剝削,四百年來每一個曾經(jīng)來到臺灣的政權(quán),強烈侵害了少數(shù)民族族既有的權(quán)利。

            似乎是為了配合蔡英文的說法,臺南還傳出了鄭成功托夢要向曾被“迫害”過的臺灣少數(shù)民族道歉的奇聞,這讓鄭氏后代很不以為然。臺南市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有懋表示:“鄭成功在屯田的政策里面有一條,保護少數(shù)民族的土地,不能掠奪少數(shù)民族的土地,這寫得很清楚,在臺灣史上寫得很清楚,鄭成功是把荷蘭人趕走,他是替你們少數(shù)民族出一口氣,你們應該要感恩他,并不是什么殺你們少數(shù)民族的元兇,這不對,真的是不對!”

            此外,包括在孔子相關(guān)展覽中,把至圣先師的稱號從展覽名稱中移除;取消遙祭黃帝陵,提出取締孫中山陵園管委會,不舉辦“盧溝橋事變”紀念活動等等舉措,都引發(fā)了臺灣社會的巨大爭議,但民進黨當局依舊我行我素,堅持在“去中國化”,“文化臺獨”的路上越走越遠,當然,普通民眾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臺灣流行文化的落寞。曾經(jīng)風靡兩岸,但如今,無論是臺灣電影、電視劇,甚至是臺灣歌曲,都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民進黨當局一昧搞“去中國化”的惡果,開始逐漸顯現(xiàn)。

            臺灣新秀藝人紛紛西進大陸,而老牌臺灣明星更是早已把事業(yè)重心轉(zhuǎn)向大陸。用腳投票的背后,是臺灣文化產(chǎn)業(yè)的持續(xù)衰落。當年的電視劇《流星花園》,被大陸少男少女熱捧,周杰倫方文山的詞曲組合,更是紅極一時。而現(xiàn)在臺灣的流行文化,在大陸早已不是主流,反倒是大陸的選秀節(jié)目在島內(nèi)熱播,臺灣電視臺不惜被民進黨當局罰款也要搶播。而包含中華元素的大陸電視劇,例如《延禧攻略》《瑯琊榜》等,更是在島內(nèi)受到民眾追捧。

            反觀島內(nèi),具有指標意義的綜藝節(jié)目《康熙來了》,已經(jīng)正式落幕。而曾經(jīng)最讓臺灣人引以為傲的華語電影獎項“金馬獎”,卻因為2018年獲獎導演的“臺獨”言論,被深綠政治染指,從此一蹶不振。到了2019年的第56屆金馬獎,不但大陸、香港影片紛紛退出,寶格麗、OPPO、伯爵等大品牌贊助商也相繼撤離,連香港導演杜琪峰也請辭金馬獎評審團主席,改由臺灣導演自己當。

            一直以來,金馬獎都是華語影壇最高級別的電影節(jié)之一,因為“文化臺獨”的侵入,現(xiàn)在竟淪為島內(nèi)自娛自樂的游戲。從2016年到2020年,四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在這四年來,民進黨當局利用執(zhí)政資源,大力推行去中國化,是否也正在讓臺灣加速失去過往在華語文化圈的地位?臺灣時事評論員唐湘龍認為, 文化地位的流失是臺灣這二十年來最大的損失。臺灣過去曾有三十年是全球華人文化的“發(fā)動機”,散發(fā)出對華人文化更廣泛的渲染力量。自李登輝推動“本土運動”之后,雖然還是使用一樣的語言,但在文化上的細微處,臺灣逐漸喪失了與華人文化的接軌,也看不見外面的世界,臺灣的文化優(yōu)勢也逐漸消失。其次,臺灣如今的“獨派”文化不斷否定自我、否定文化傳承,切斷與中國大陸的關(guān)系,也對臺灣流行文化造成重傷。如今,臺灣上世界五十年代以來的百花齊放已經(jīng)不見,新生代的臺灣文化找不到土壤和根基,臺灣的文化花園變得荒蕪,可以說,“去中國化”后,臺灣文化與世界華人文化脫軌,這對臺灣來講是非常嚴重的傷害。

            短短十數(shù)年,臺灣的文化從輝煌走到衰弱,的確讓兩岸同胞都感到扼腕嘆息。當然,這是誰的過錯,誰最應該檢討,答案也是一目了然。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忘忧草www日本|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男人边吃奶边激烈摸下面的视频|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扒下老师的黑色丝袜桶她| 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无码| 男人的天堂黄色|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亚洲xxxxx|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电影资源网站大全| 欧美xxxx做受欧美|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男人的j插入女人的p| 国产亚洲AV人片在线观看| 18女人毛片大全| 天天拍夜夜拍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 欧美大bbbxxx视频| 天天干天天射天天操|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xxxxx做受大片视频|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japanese孕交|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欧美熟妇WWW|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 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的动态图1000| 伊人亚洲综合网| 老扒的幸福时光|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在线视频| 男女一进一出无遮挡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