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采訪走進常德、衡陽
2025-08-04 13:56:00
來源:兩岸新新聞
字號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采訪團于8月1日至2日,先后走進常德、衡陽,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感受兩岸同胞的血脈相連。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的紀念塔前,蒼松翠柏環繞,臺胞佇立凝望。這座始建于1945年的陵園,靜靜矗立80載,紀念著1943年那場被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常德會戰中,國民革命軍第74軍陣亡的8000余名將士。這里是中國城市中心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
臺灣梅花新聞網執行副總編 宋秉忠:在這么樣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殺死的敵人更多,我覺得所展現出來的意志,是非常讓人動容的,我們國家整個民族的情況,比以前好很多了,抗戰以后就沒有一個外族敢侵略我們中國,抗戰讓我們知道,我們是中國人。
湖南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 朱清如:弘揚抗戰精神,這不僅是我們大陸的事情,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中華兒女共同的事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離不開臺灣人民。
聯合采訪團隨后探訪了常德桃花源景區。作為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原型地,這里因入選兩岸語文課本,成為跨越海峽的文化紐帶。景區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已接待臺灣同胞超1萬人次,僅今年1至6月就有3000余人次到訪。
常德桃花源對臺交流基地負責人 陳聰:由于《桃花源記》也是我們兩岸學生語文課本,當中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所以就自然成為了一個天然的文化紐帶,2024年我們臺灣同胞首次入園,是采取景區免門票的優惠政策,那今年同樣是景區門票加觀光車票,是實行一個人優惠套票的政策。
今天,采訪團一行轉赴衡陽,在南岳忠烈祠緬懷先烈,在游擊干部訓練班陳列室追溯國共合作的抗戰記憶。1939年,國共兩黨在此聯合創辦南岳游擊干部訓練班,葉劍英擔任副教育長,培養了 3000余名游擊骨干,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生動見證。
廈門衛視記者 盧潔: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無論是《桃花源記》勾勒的共同文化記憶,還是抗戰時期并肩戰斗的歷史記憶,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聯結,這份精神力量,終將指引我們共護家國,共創未來。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