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央民族大學簡介

          時間:2009-09-25 09:43   來源:中央民族大學網站
             中央民族大學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直屬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是全國唯一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民族高等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學校前身是1941年9月成立的延安民族學院。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學院在北京正式成立,烏蘭夫任首任院長。1993年11月,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現任校長為陳理教授。

            黨和國家歷屆領導集體始終關心和重視中央民族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建校初至1966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14次接見學校師生代表。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3次接見師生代表。1993年學校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時,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新校名。2001年6月,學校50周年校慶之際,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到校視察,并代表中央政府提出了“把中央民族大學建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學”的奮斗目標。同年,胡錦濤、李嵐清等國家領導人親自審批了國家民委、教育部、國家計委、財政部四部委聯合上報的《關于進一步辦好中央民族大學的請示》。2002年6月,國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簽署了《關于重點共建中央民族大學的協議》。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下,學校1978年被批準為國家重點大學,1999年成為  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高水平、民族成分眾多的師資隊伍。建校之初,一批學界名流,如潘光旦、吳文藻、費孝通、翁獨健、吳澤霖、馮家昇、楊成志、林耀華、傅樂煥、于道泉、聞宥、馬學良、王鍾翰等到校任教。學校現有教職工總數為2014人,其中專任教師1040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51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9.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71人,碩士學位30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64.5%。他們當中有王鍾翰、戴慶廈、王堯、耿世民、張公瑾、牟鐘鑒、胡振華、施正一、劉秉江、馬躍、李魁正、楊圣敏、金炳鎬、薛達元等著名學者,還有不斷涌現的諸多中青年新秀,已漸成學界翹楚。學校目前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學科評議組、全國地方志領導小組、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上海合作組織中方教育咨詢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家學科規劃和評審機構成員18人,雙聘院士2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8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3人,國家民委突出貢獻專家6人,學校特聘教授1人,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和教學帶頭人近百人。他們具有良好的治學精神和學術風范,在教書育人和學術研究上成就卓著。

            經過50多年的發展建設,學校圍繞國家的民族團結與發展需要,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已發展成為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體、民族類學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學校現有23個學院,有覆蓋10個學科門類的55個本科專業、2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6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后流動站,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國家“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學校的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等學科具有雄厚的實力和特色優勢,不僅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而且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民族史、宗教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中國少數民族藝術、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生態學等學科也得到快速發展并具有廣闊的前景。

            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305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225人,少數民族預科生516人,本科生(含預科生)來自55個少數民族的學生占57.83%。建校50多年來,學校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各民族畢業生,他們大多數已成為民族地區各條戰線的骨干。其中有知名專家學者近千名,少數民族省部級領導干部近百名,地廳級領導干部近千名,縣處級領導干部萬余名,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為國家的民族團結與發展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學校現占地面積為37.8萬平方米,另規劃新校區占地面積81萬平方米。校園建筑面積58.3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20余萬平方米,資產總值19.8億元。擁有各類圖書224萬余冊(含電子圖書52萬余冊),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圖書文獻資料藏量居國內高校前列。學校出版社是全國民族學科教材和著作的出版基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和《民族教育研究》是面向國內外發行的全國核心期刊。民族博物館藏有3萬余件珍貴的民族文物,已經成為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教學實踐基地。學校有先進的校園網絡系統,滿足了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目前,全校師生員工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要求和民族團結與發展事業的需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研創新能力兩大主題,強化本科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實施質量立校、學術興校和人才強校三大戰略,全力推進學校的發展建設,為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奠定基礎。
          編輯:李艷波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天天色综合天天|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色妞www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老女人精品视|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看的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97sese电影| 影音先锋男人天堂|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欧美成人片在线观看|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老师白妇少洁王局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二区|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最新电影天堂快影eeuss| 亚洲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gogogo高清在线观看中国|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亚洲欧美4444kkkk| 男人j进入女人j内部免费网站| 含羞草实验研所入口| 野花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 | 欧美黑人巨大xxxxx视频|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老司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