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兩岸經貿交流開新局
          字號:
          解讀“海峽西岸經濟區”

            時間:2006-03-08 15:46    來源:     
           
           

             從“繁榮帶”到“經濟區”

            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省委、省政府緊緊盯住發展,謀劃發展,致力發展,全面分析形勢,深刻體察省情,科學把握規律,堅持開拓創新,集中集體智慧,為福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定的個性化戰略目標。這一區域發展戰略在今年初召開的福建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后,迅速得到全省人民的贊同和支持,并在臺灣同胞和海外華人中引起積極反響。

            從1995年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到今年初提出的“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我省整體發展戰略思路日益明晰。省社科院院長嚴正說,海峽西岸繁榮帶主要是指福州到漳州的閩東南沿海地區,后來雖然延伸到閩東,進而又延伸到南平、三明、龍巖,但這種認識都還只是著眼于建設自身,沒有擺到環海峽經濟圈組成部分的位置上去認識,沒有擺到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攜手并進的意義上去認識。當前提出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指以福州、廈門為中心,以閩東南地區為主體,北起浙江溫州,南至廣東汕頭的臺灣海峽西部的海域與陸地。把“繁榮帶”上升到“經濟區”,體現了對區域定位認識的深化,體現了發揮對臺優勢、與兩大三角洲分工協作意識的深化。

            在剛剛閉幕的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成為福建代表團的熱門話題。黃小晶、陳慧珠代表分別牽頭與幾十名代表聯名,提出兩份建議,要求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列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布局。許多代表在審議發言中也表達了上述愿望,引起了會內會外、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強烈反響和共鳴,到福建團參加審議和看望代表的中央領導都給予了肯定和支持。致公黨、農工民主黨等民主黨派中央通過專題發言或專題報告,闡述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意義。海內外媒體也對此作了廣泛報道。

             鎖定八閩發展新定位

            海峽西岸經濟區這一福建發展新定位的出臺,具有深遠的時代背景,體現了福建上下居安思危、加快發展的強烈意識。

            福建日報評論員文章《確立一個目標》指出,隨著中國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環渤海經濟區崛起,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全國以區域經濟為特色的經濟競爭格局正在形成。面對這種發展態勢,福建必須從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去審視自己的發展空間、發展路徑和發展政策。否則,就有落后于其他省區甚至被“邊緣化”的危險。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正是更高站位和更寬視野的科學抉擇。它進一步凸顯了福建的對臺優勢和作為兩岸三地、兩大三角洲聯結點的區位優勢,準確鎖定了福建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必將推動我省進一步融入全國發展的大格局,更好地在兩岸統一大業中發揮作用。福建靠什么參與競爭

            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我省提前三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

            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暢通對外開放、對內聯接、山海協作三條戰略通道,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推進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市場、基礎設施對接,提升與臺港澳合作水平,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上狠下功夫;必須致力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人才觀、群眾觀。而做好工業化、城市化兩篇大文章,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必由之路。

            在工業化方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認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無疑必須充分發揮福建對臺優勢和港口優勢。通過兩大優勢的發揮,有望把福建建成東南沿海制造業加工基地、重化工業基地和閩臺港澳僑經濟合作基地。

            在城市化方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指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關鍵要形成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實現生產要素的集聚,也就是說要有中心城市強有力的帶動。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應成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要著力點。要大力拓展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促進產業、人口的集聚,完善城市功能。比如福州就要沿江、向海拓展,完成從“閩江時代”到“烏龍江時代”再到“濱海時代”的三級跳,成為海峽西岸現代化、國際化的海港城市。(本報記者陳建斌)

            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先行,環渤海經濟區崛起,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全國以區域經濟為特色的經濟競爭格局正在形成。面對這種發展態勢,福建必須從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去審視自己的發展空間、發展路徑和發展政策。否則,就有落后于其他省區甚至被“邊緣化”的危險。

            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正是更高站位和更寬視野的科學抉擇。它進一步凸顯了福建的對臺優勢和作為兩岸三地、兩大三角洲聯結點的區位優勢,準確鎖定了福建的發展目標和定位,必將推動我省進一步融入全國發展的大格局,更好地在兩岸統一大業中發揮作用。福建靠什么參與競爭

            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我省提前三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

            要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必須暢通對外開放、對內聯接、山海協作三條戰略通道,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推進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市場、基礎設施對接,提升與臺港澳合作水平,在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上狠下功夫;必須致力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人才觀、群眾觀。而做好工業化、城市化兩篇大文章,是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必由之路。

            在工業化方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認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無疑必須充分發揮福建對臺優勢和港口優勢。通過兩大優勢的發揮,有望把福建建成東南沿海制造業加工基地、重化工業基地和閩臺港澳僑經濟合作基地。

            在城市化方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益生指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關鍵要形成區域經濟的增長極,實現生產要素的集聚,也就是說要有中心城市強有力的帶動。加快中心城市發展,應成為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主要著力點。要大力拓展中心城市的發展空間,促進產業、人口的集聚,完善城市功能。比如福州就要沿江、向海拓展,完成從“閩江時代”到“烏龍江時代”再到“濱海時代”的三級跳,成為海峽西岸現代化、國際化的海港城市。(福州日報 記者陳建斌)

            關鍵詞:海峽西岸經濟區

              與臺灣省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有漫長海岸線、眾多深水良港和區位優勢。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閩東南地區”概念的延伸,指以福建為主體的臺灣海峽西岸地域經濟綜合體。其構想包括:以構建福州、廈門、泉州三大城市基本框架為支撐,連接漳州、莆田、寧德,對接三明、南平、龍巖,加快形成福建省城市體系的總體布局;加強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經濟腹地和市場空間;建立產業集群,集聚規模效益。

          來源:《華東新聞》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免费观看黄AV片| www性久久久com| 91在线老师啪国自产|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综合| 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75| 亚洲婷婷天堂在线综合|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小视频| 亚洲视频第一页| 欧美色图校园春色|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看| 黄视频免费下载| 影音先锋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女人说疼男人就越往里|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美女黄色免费网站| 国语free性xxxxxhd|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丝袜捆绑调教视频免费区| 欧美美女黄色片| 国产乱视频在线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五月天| 岛国在线播放v片免费|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聊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五月天丁香在线| 男人和女人做免费做爽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