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一五:推進全民公平教育 邁向人力資源強國

          時間:2010-10-13 16:10   來源:人民網

            ○從2006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到2008年全國城鄉實現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真正成為面向大眾的全民教育

            ○“十一五”期間,職業教育取得歷史性突破,中職、高職規模分別占據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農村遠程教育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為農村輸送師資的特崗教師和免費師范生制度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區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高等教育大眾化使教育機會趨向公平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興盛,教育為先。教育承載了社會進步、民族振興的希望,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十一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教育適應社會需求,回應大眾關切,以素質教育為主題,“普及、發展、提高”三大任務并重——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

            免費義務教育鑄就里程碑

            繼2006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2007年農村義務教育免費之后,從2008年秋季新學年開始,國務院決定免除全國城鄉義務教育階段1.6億學生的學雜費,這意味著我國全面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

            從此,“種田不納稅,上學不繳費,農民得實惠,和諧好社會”——由老百姓自編的順口溜伴隨著這項政策,一起被載入共和國發展的史冊,成為一座高聳的里程碑。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2008年1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義務教育教師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從2009年1月1日起,全國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有了績效工資。國家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

            “十一五”期間,教師年齡結構得到改善,中青年教師成為中小學的教師主體。45歲以下的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分別占到69.8%、84.69%、88.57%。

            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兩基”成績進一步鞏固和提高。據統計,到2009年底,實現“兩基”驗收的縣(市、區)累計達到3052個,占全國總縣數的99.5%,“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99.7%。

            “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正在變成現實

            職業教育駛入“快車道”

            職業教育關系到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競爭能力和現實生產力。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舉辦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

            “十一五”期間,國家投入100億元,建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縣級職教中心、國家示范性中職學校及高職院校,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素質,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

            2009年,全國共有中職學校14401所,高職(專科)院校1215所,近幾年,職業教育的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已占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教育結構進一步優化,“人人有知識,個個有技能”的宏圖正在變成現實。

            2006年以來,財政部、教育部開始執行、完善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建立貧困家庭學生助學金制度、學費減免制度、助學貸款或延期支付學費制度。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已初步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為主,輔之以學生頂崗實習、半工半讀,校內獎學金,學校減免學費的資助體系,受到資助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達1600萬人,占在校生總數的90%。

            我國正在逐步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免費,經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秋季學期起,中等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享受免費教育。

            為適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國家確定了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政策,大力推行“工學結合”,加強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的合作,加快培養大批急需技能型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廣泛開展面向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和在職職工的教育和培訓。

            以服務為宗旨的職業教育在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中彰顯價值,贏得了社會的尊重。“要致富,學技術”,“讀完初中上職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

            “一面‘大鍋’朝天揚,五洲四海到機箱,數理化生樣樣有,連著知識大海洋。”

            教育資源公平、機會公平在推進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是構筑和諧社會的基石。 “十一五”期間,促進教育公平成為國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均衡發展邁出重大步伐。

            通過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如今已構建起遍及全國農村的遠程教育網絡。“一面‘大鍋’朝天揚,五洲四海到機箱,數理化生樣樣有,連著知識大海洋。”山里的孩子這樣贊揚遠程教育。大山擋不住知識,擋不住教育資源公平、機會公平的腳步。

            農村師資緊缺的問題普遍得到重視,“十一五”期間開始有所緩解。通過農村教師特崗計劃,2006年—2010年,共招聘18萬多特崗教師,覆蓋了900多個縣,約1.8萬所農村學校。近3年來,教育部組織中小學教師國家級示范性培訓,以農村教師為重點,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培訓中小學教師100萬人,其中農村教師80多萬。

            我國重視特殊教育,推進覆蓋全民的公平教育。2008年至2010年,教育部和國家發改委投資6億多元,用于新建、改擴建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1672所。

            “十一五”期間,國家不斷完善各項助學貸款政策,保障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得以體現。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老少邊窮地區女童都在同一片藍天下成長。

            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提升,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2009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總規模達到297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4.2%。同時,“十一五”期間,政府投入25億元用來提高大學本科教學質量。

            今年5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出臺。這是“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政于民”的結晶;是經過兩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歷時一年零九個月的成果。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面對全球性人才競爭的嚴峻考驗,我國教育以出色的表現應答:目前全國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8.5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2年,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從業人數達到8200萬人,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我們正在從人力資源大國昂首邁向人力資源強國。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xxx在线|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69|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 91香蕉在线视频| 成年人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h视频|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在线天堂bt种子|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成人免费网站| 免费a级毛片无码|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出来毛片| 嗯!啊!使劲用力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蜜桃97爱成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 丰满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男女抽搐动态图|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88| 日本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韩国一区二区视频| 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东京加勒比中文字幕波多野结衣| 日韩a级毛片免费视频| 伊人影视在线观看日韩区| 色妞妞www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2021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