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朔州崇福寺

          2014年09月30日 10:00:00 來源:百度百科 字號:       轉發 打印

            崇福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朔州古城內東街北側,始建于唐麟德二年(665年),由鄂國公尉遲敬德奉敕建造。

            崇福寺的主殿是彌陀殿,金熙宗皇統三年(1143年)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至為可貴。殿身面闊七間,通闊40.96米,進深四間八椽,22.31米。殿為單檐歇山頂,總高約21米。殿身坐落在高大的臺基上,基高2.4米,基前又有寬敞的月臺,襯托得殿宇高大雄偉,瑰麗壯觀。殿正面檐下,懸有“彌陀殿”豎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前當中五間為隔扇門,后檐明間和兩梢間各裝大板門兩頁,供游人進入殿堂之便。為了擴大內部空間面積,當心五間,中柱減去,前槽四根金柱僅留兩根,并移至次間中線上,增大了佛壇位置與禮佛部位的空間,這種減柱與移柱的做法,是我國建筑史上的大膽創新。

            崇福寺的彌陀殿內,原珍藏著一座反映我國北朝佛教藝術成就的珍貴文物———千佛石塔。千佛石塔是北魏奉佛的圣物,是朔州崇福寺鎮寺之寶,國家一級文物藏品。

            據塔底題記載,北朝天安元年(公元466年),獻文帝拓跋弘的小臣曹天度傾全家資產雕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該塔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通高約3米左右,由石料制成。

            千佛石塔塔身平面呈方形,塔身高205厘米,共九層,塔身上面共浮雕佛像1400多尊。特別是侍立菩薩像高1.81米,與真人略同。

            塔剎上壁龕造像,前所未見。塔剎下部雕成剎基柱,穩置于最上層頂端,平面呈方形,總高約50厘米。剎基柱上承剎身,四隅各有一個佛龕,龕內浮雕兩尊小佛坐像,轉角立柱雕一人像,龕下各以蓮花為結,上部翹出房檐,承以雉堞狀的山花蕉葉,山花中間夾雕小佛坐像。房檐頂端呈覆缽,上有相輪九重,寶珠作結。

            石塔最生動的地方在于,在龕左右起“梟混”曲線,左右上部有小佛圍抱,全然塑造出了一個佛的世界。造像及藝術風格與云岡石窟塔柱惟妙惟肖。各層四隅上部翹出塔檐,翼角微翹,椽望、連檐、石頂等俱全,完全仿木結構雕制。

            石塔立面形象精湛美麗,各層高度逐漸低矮,塔身寬度層層遞減,使塔的輪廓微微內收、挺拔俊秀,呈四角錐體狀,為中國重樓建筑與印度塔身構造巧妙結合的產物。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樓閣式佛塔,對于研究北朝時期我國佛教、造塔以及雕刻藝術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臺北歷史博物館館長、文物專家黃永川先生多年研究千佛石塔,他從石塔的制作意義、圖像雕作、紋飾的雕作意義、色彩配飾、藝術形式與風格方面進行研究,并給予高度評價,稱千佛石塔是不折不扣的國寶。

            三次輾轉

            塔身、塔剎數十年身首異處

            而時至今日,在崇福寺只能見到沒有了塔身的塔剎,崇福寺工作人員、文物研究專家孫學瑞從1984年起保管塔剎,與塔剎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稱,如果不是在日寇侵華期間,被在朔日軍掠去,也就沒有這件曠世杰作半個多世紀的身首分離。

            孫學瑞年輕時住在朔城區西街,與他同住一條街的有一丁氏家族。在當地,丁氏家族是有著極高文化素養的大戶人家。而丁氏家族中一名男子叫丁克成,曾為保護塔剎冒了諸多風險。

            1937年,日寇占領朔縣城(現朔城區)后,日軍駐扎在崇福寺。當時,千佛石塔存放在崇福寺彌陀殿東南角,是鎮寺之寶。日軍被石塔精美絕倫的雕刻藝術和文物價值所吸引,就想據為己有。

            1939年,日軍將石塔偷偷運往日本,就在石塔將要被日寇擄走之際,丁克成出于愛國情結冒著生命危險將石塔的塔剎部分藏了起來。后來,塔身則被日軍擄回日本,同許多掠物一樣被安置在東京帝室博物館。

            日本無條件投降后,塔身被交還給中國,后輾轉臺灣,現存臺北歷史博物館。而建國后,丁克成將塔剎獻給國家,塔剎重又回到了崇福寺。塔剎和塔身開始了50多年的隔海對望。

            1979年,奧地利某大學一名專門研究石塔的教授格拉茲在臺北見到了千佛石塔的塔身后,激動萬分,稱山西朔縣崇福寺的塔剎就是該石塔的塔剎,并當即發表文章進行論述。

            1984年,孫學瑞接收保管塔剎后,從庫房的角落里找到了殘蝕已十分嚴重的塔剎。他輕輕地抹去塔剎上面的灰塵,精細如絲的雕刻線條透過歲月的滄桑依舊栩栩如生。盡管寂寞,但依舊生動。

            孫學瑞說,20多年和塔剎相處,他和塔剎之間已經有了感情,在他眼里,塔剎是活的,會說話,會傳遞一種信息,似乎也在翹首盼望著早日團圓。

            九層石塔已為臺北歷史博物館鎮館之寶

            因北魏千佛石塔塔身為九層,在臺北被稱為曹天度九層石塔,現藏于臺北歷史博物館,為鎮館之寶。

            臺北歷史博物館館長、文物專家黃永川先生就石塔曾撰寫3萬多字的論文。在1995年慶祝建館40年時,從館藏的5萬件文物中選取40件入書介紹,他說,對于北魏曹天度九層石塔是了然于胸,無可取代,被公認為本館首屈一指的國寶。

            黃永川稱九層石塔為國寶是名副其實:就石塔本身而言,第一,紀年翔實,公元466年,是現存我國最早而保存最完美的個體石塔;第二,雕刻時間、石材、及技巧均與北魏石雕黃金時代云岡曇曜五窟時一致,為印證中國石雕黃金時代的代表作;第三,石塔造像內容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百態及特殊信仰;第四,石塔呈木造樣式,是研究六朝時代木塔及建筑技術的絕好標本;第五,石塔雕刻風格獨具,造型完美,為中國寶塔雕刻中之翹楚。

            此外,黃永川館長還認為,本件石塔輾轉日本,后歸本館,現今塔頂遺存大陸,說明了民初以來文物隨著時代顛沛流離,飽償骨肉分離之命運,值得對其全貌作進一步探討并作交代。

            兩岸交流共商千佛石塔重圓之事

            1995年,時任臺北歷史博物館典藏組主任黃永川先生給朔州崇福寺文管所來函稱:“貴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層塔’一件,該件石塔于抗戰期間為日本所擄掠,勝利后歸還我國,現階段雖未能璧合,但該塔之價值并不會因頂身分離而遜色。”

            黃永川先生請求崇福寺文管所向他提供有關塔剎的資料、照片以供研究,并就復制石塔等事宜進行商討。

            2007年年初,朔州市對臺辦就石塔重圓有關事宜赴臺和黃永川先生交流。已任臺北歷史博物館館長的黃永川先生十分熱情。雙方就石塔的文物藝術價值以及有關復制事項做了深刻探討。黃永川先生表示,目前在臺灣復制塔身還存在一些客觀技術條件上的制約,一是所需的沙質巖材料難找,二是工匠難找。

            2008年6月10日,臺北市山西省同鄉會參訪團一行15人在崇福寺參觀,在了解到千佛石塔身首分離半個世紀時,都表達了希望團圓的心愿。

            朔州崇福寺文管所經多年醞釀提出復制石塔的構想,并報請省文物局和國家文物局同意。2007年,崇福寺文館所制定復制施工說明、取材以及預算,并以最快時間將石剎復制完畢。一旦時機成熟,將攜復制好的塔剎赴臺再次商議重圓之事。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段雯婷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段雯婷

          原稿件來源:百度百科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亲子乱子伦xxxx裸| 日日噜噜夜夜爽爽| 免费观看毛片视频|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2021|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 污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天天影视综合网|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小说网| 老司机美女一级毛片| 国产极品视觉盛宴| 91香蕉视频黄| 小小视频最新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女人乱子对白AV片| 69老湿机体验区手机|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做爽爽|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调教在线观看| china同性基友gay勾外卖| 成人看片app|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精品一二三四区| 卡1卡2卡3卡4卡5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