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兩個一等獎,一個特等獎,國寶級科學家劉永坦“逢敵必亮劍”

          2019-01-09 15:16: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央視網消息:劍氣飛關月,書香不是花。

            他是聶力將軍口中“難得的帥才”,

            看不到滾滾硝煙,聽不到震天鑼鼓,

            他卻始終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使命感;

            他是“兩院院士”,

            一生將目光鎖定在海洋和長空,如俠士般劍指長天;

            他是劉永坦,

            我國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

            繼1991年和201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之后,今天,他再次站在了人民大會堂的聚光燈下,領獎臺上。

            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劉永坦覺得這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做成了點兒事。這事離開團隊的力量也是絕對無法做到的。這份殊榮不僅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我們的團隊,屬于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樸實謙虛的話語背后,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新體制雷達發展史。

            少年立志

            1936年12月1日,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溫馨的書香門第。

            生逢亂世,出生不到一年,就飽嘗10多年流離之苦。

            “永坦”不僅是家人對他人生平安順遂最好的祝愿,也是對國家命運最深的企盼。

            年少的劉永坦,

            忘不了昏暗的菜油燈下,母親誦讀愛國詩詞時動人的聲音。

            忘不了父親告訴他,科學可以救國,可以振興中華。

            1953年,劉永坦懷著投身祖國工業化的決心,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工大,從此奠定了他向科學進軍的堅實基礎。

            異域勤學

            1979年6月,劉永坦來到英國進修,成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出國的人員之一。

            “我是一名中國人,我的成功與否代表著中國。”

            他常常這樣提醒自己。

            設計—試驗—失敗—總結—再試驗……無數個日日夜夜在劉永坦的鉆研中悄無聲息地溜走。

            而勤奮、刻苦和才華,卻為劉永坦贏得同行的信賴和賞識,獲得了全程參與重大科研項目的機會。

            “他的貢獻是具有獨創性的。”與劉永坦合作過的教授謝爾曼如此評價。

            “中國必須要發展這樣的雷達!這就是我要做的!”

            傳統的雷達雖然有“千里眼”之稱,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不少國家因此致力于研制新體制雷達,從而使“千里眼”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

            1982年初春開始,劉永坦“開創中國的新體制雷達”之路正式啟程。

            歸來報國

            奮戰10個月,一份20多萬字的《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誕生。劉永坦歸國后,一心撲在了“新體制雷達”研制上。

            800多個夜以繼日的努力、數千次從零起步的實驗、數萬個測試數據的獲取,“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預研項目取得豐碩成果。

            1986年7月,航天工業部在哈工大舉行了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成果鑒定會。50多位專家認真審查、討論和評議,一致認為:原定方案可行!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完善雷達系統設計并建立實驗站的條件。

            從此,新體制雷達被正式列為國家科技應用與基礎研究項目。

            八年鏖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被實踐證實并得以豐富發展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只有這兩者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才是我們完成具有創新科研工作的指導方針。”

            劉永坦再出發,為研制成完整的雷達系統而拼搏。

            條件惡劣的試驗現場,超負荷的腦力和體力付出。劉永坦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趕不上吃飯就用面包充饑,困了就倒在板凳上湊合一覺……

            在攻克某個關鍵技術時,劉永坦因為長期勞累倒在了試驗現場。上不了“前線”,就“運籌”于病床之上,他硬是躺在床上,堅持和大家一起“奮戰”。

            1989年,中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在威海建成。

            1990年4月3日,首次完成了我國對海面艦船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實驗,標志著新體制雷達技術實現了我國對海探測技術的重大突破。

            1990年10月,國家多個部門聯合舉行的鑒定會宣布:“新體制雷達研究成果居國際領先水平。”

            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八年鏖戰,一朝功成。劉永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又緊鑼密鼓謀劃著將“新型雷達成果”變成型號裝備海軍。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的繼續提高雷達性能的要求,新型雷達不僅要探測更遠的海上目標,還要探測低空的飛機目標。

            于是,劉永坦和他的同事們又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和國防預研計劃的新型雷達研制工作。

            自此,新型雷達的研究進入了新階段。

            苦盡甘來

            回憶起從實驗場地轉戰到實際應用場地的歲月,劉永坦和團隊成員都唏噓不已。

            突破世界各國均難以逾越的技術瓶頸,他們做到了!

            理論、技術上的難點和空白,他們解決了!

            數十年的清貧和艱辛,他們耐住了!

            艱辛溢于言表,但他們干得有勁、覺得光榮。

            2011年,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在我國研制成功。

            與國際最先進同類雷達相比,系統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造價更低,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技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2015年,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哺育群星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無論獲得什么榮譽和頭銜,劉永坦最看重的還是“教師”這一身份。

            迄今為止,劉永坦已培養研究生80多名,其中獲博士學位者40多人,其中不乏兩院院士、大學校長和國家級專家等為代表的一批高層次人才。

            從2001年開始,劉永坦著力進行梯隊建設,將接力棒傳遞到了年輕人手中,打造出一支專注海防科技創新的“雷達鐵軍”。

            耄耋之年,他仍奔波在教學、科研一線,繼續為我國筑起“海防長城”貢獻力量。

            一窮二白、一無所有之時,劉永坦為了夢想去戰斗、去拼搏。

            有了積累、功成名就之時,劉永坦還心甘情愿為了偉大的事業艱苦奮斗,為了最初的夢想繼續前行。

            無論逆境,還是順境,劉永坦一門心思,只有一個目標:“逢敵必亮劍”,為人民鑄就出一面“照妖鏡”。(文/劉禛)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三级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xxxxx性喷潮| 偷看农村妇女牲交| 草莓视频网站下载|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www亚洲免费|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 亚洲制服欧美自拍另类|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777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欧美日韩无线码在线观看| 全彩侵犯熟睡的女同学本子|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 美国免费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123区免费视频| 97久久免费视频|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txt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欧美xxxxbbb| 亚洲欧美成人网| 男人天堂综合网| 午夜小视频男女在线观看|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免费下载|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18毛片a级| 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完整版|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av日韩av综合| 欧美激情第1页| 人妻少妇无码精品视频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