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王毅在第九屆兩岸關系研討會上的講話(全文)

          2011年01月18日 13:02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共中央臺辦主任王毅在第九屆兩岸關系研討會上致辭。(中國臺灣網 鐘寶華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8日桂林消息 第九屆兩岸關系研討會于18日上午在廣西桂林開幕,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王毅出席開幕式并講話,以下為講話全文。

          文化的境界與兩岸的追求

          ——在“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 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研討會上的講話

          王毅

          (2011年1月18日)

          尊敬的許嘉璐會長、郭聲琨書記,

          尊敬的劉兆玄會長,

          海峽兩岸與海內外的各位朋友:

            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召開了不少有深度、有影響的研討會。今年以中華文化為主題,正逢其時,很有意義。首先,我謹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本屆研討會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對遠道而來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兩岸文化交流的朋友們表示敬意和感謝。

            文化,是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中華文明飽經憂患而延綿不絕,中華民族歷經苦難而生生不息,源于中華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強大凝聚力。縱觀歷史,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民族的自信,關鍵是文化的自信;一個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復興。今天,伴隨著中華民族邁向復興的堅定步伐,中華文化日益受到國際社會關注,“中華文化熱”成為世界性現象。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指出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多元一體。在大陸,民族的優秀文化哺育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也義不容辭地擔當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責任。過去60多年,大陸文化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文化建設迎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今天的大陸,中華文化處處生機勃勃,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東方與西方彼此借鑒,內容不斷創新,影響日益擴大。

            在臺灣,中華文化薪火相傳,枝繁葉茂。早期移居臺灣的大陸先民,帶去了故鄉的風俗禮儀和民間信仰。鄭成功收復臺灣后的數百年間,儒學教育在寶島廣為推展,中華文化在臺灣深入人心。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同胞不畏強暴,堅守住中國人的民族氣節,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火種。臺灣光復之后,中華文化在臺灣迎來新的發展,幾十年來,臺灣同胞博采眾長、兼收并蓄,形成了具有臺灣特色的中華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但無需諱言的是,2008年之前的十多年間,臺灣出現了一股“去中國化”的逆流。這股逆流割裂臺灣與大陸的歷史和文化聯系,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扭曲臺灣同胞愛土愛鄉的臺灣意識,造成了種種令人憂慮的文化、社會乃至政治問題。這種數典忘祖的行徑,理應遭到所有中華文化兒女的抵制和譴責。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也是維系兩岸關系根基的重要紐帶。自兩岸結束隔絕狀態以來,文化交流一直十分活躍,對增進兩岸同胞感情、推動兩岸關系改善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經過兩岸同胞不懈努力,兩岸關系終于進入了和平發展的新階段,開啟了大交流、大合作的新篇章,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在短短兩年多時間里齊頭并進,蓬勃發展,取得一系列重大進展。隨著兩岸民眾往來日益頻繁,“三通”之后更重要的是實現心靈的溝通,深化感情的交融。因為,文化的交流要比其它任何領域的交流都更為深刻,更為長久。只有不失時機地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兩岸關系的基礎才能更加牢固,兩岸關系的動力才能更加持久,兩岸關系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經受風雨的考驗。

            當前,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需要兩岸同胞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共同傳承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積淀著我們民族最深層次的精神追求。中華傳統文化有著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追求和諧的價值取向,民為邦本的治國理念,團結統一的家國意識,厚德載物的道德精神。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熏陶,培育出中國人重仁守信、愛好和平、匡正扶善、自強不息等優秀品德。我們應當以禮敬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優秀的文化遺產,深刻認識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而更積極地弘揚中華文化。

            二是共同塑造中華文化的時代形象。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才能始終保持旺盛活力,不斷為世界文明作出貢獻。在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今天,倡導和諧與合作,應當成為我們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時代形象。和諧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價值,中國人歷來主張“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和而不同”、“和衷共濟”,中華民族歷來推崇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和諧理念與“和合”思想蘊涵的深刻哲理經歷了歷史考驗,契合當代人的精神需求,有助于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復雜矛盾和嚴峻挑戰,能夠順應乃至引領人類文明未來的潮流。

            今天,中國大陸將和諧與合作的理念運用于現代化建設和對外關系的實踐之中。我們正在致力于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社會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社會,是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和邁向共同富裕的社會。我們還在致力于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希望國際社會秉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包容的理念,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樣化,推進國際關系的民主化,實現均衡與普惠的經濟全球化。

            我注意到,不少臺灣朋友也在積極思考中華文化時代形象的問題。比如在反思西方文化的同時,主張宣傳和推廣中華文化的王道思想。王道思想與“和合”思想、和諧理念相通相融,兩岸的專家學者可以共同研究,加強交流,爭取形成更多共識。

            三是共同構建兩岸同胞的民族和文化認同。大陸和臺灣是我們的共同家園,兩岸同胞同為中華民族的子孫,都是中華文化的傳人。由于歷史的原因,兩岸曾長期隔絕,兩岸民眾的歷史記憶、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都不盡相同,再加上島內“去中國化”的誤導,致使一些臺灣同胞在民族和文化認同上產生了偏差,影響了兩岸交流的深入,不利于兩岸關系的長遠發展。因此,兩岸各界尤其是文化界的有識之士應當不斷身體力行,不斷加強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弘揚,不斷加強兩岸民眾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認同,讓兩岸同胞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惟有這樣,才能真正建設好兩岸中國人共同的精神家園,攜手開辟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

            四是共同推進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加強文化交流是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應有之義,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大陸和臺灣基于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完全可以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彼此借鑒,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創中華文化新的輝煌。為此,我們主張順應兩岸交流的大勢,不斷豐富兩岸文化交流的實踐,不斷推進兩岸文教交流的機制化進程,不斷積累簽署兩岸文教交流協議的共識,共同為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作出貢獻。

            再過十幾天,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就要到來了。今年是兔年,“玉兔呈祥”。在此,我衷心祝愿兩岸關系在新的一年祥和順利,祝福在座的朋友及家人吉祥如意。

            最后,預祝研討會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陳佳慧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少交欧美另类|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又硬又粗又长又爽免费看| 乡村乱妇一级毛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内大片在线免费看| 久久久久777777人人人视频 | 久久精品私人影院免费看| 特级aaa毛片| 四影虎库1515mc海外|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在线视频| 最近的中文字幕视频完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十八禁| 亚洲国产小视频|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99在线|亚洲| 丁香六月色婷婷| 国产美女一级特黄毛片|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影音先锋男人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国产乱来乱子视频| 欧美色图在线观看| 岳在我胯下哭泣|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影视先锋AV资源噜噜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亚洲性图第一页|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Channel| 女人被躁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