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記者觀察:臺灣人的緊日子來了?

          2012年04月19日 08:1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電價油價雙漲,在島內引發囤貨潮。記者看到,為因應漲價,有市民開始囤積衛生紙、洗漱用品之類可以長期保存的日用品。還有居民對記者表示,粗算下來,各種生活物品都要上漲10%到20%。有島內媒體分析稱,島內民眾囤貨與過去消費經驗有關。以2008年7月油電雙漲為例,當月色拉油大漲六成相當驚人。

            島內媒體形容,漲價壓力讓庶民和商家“哀聲一片”,臺灣人的緊日子來了。

            島內最大話題

            受國際油價上漲影響,4月2日島內油價上調10%以上。調價前夕,加油站前排起長長的車龍。回想起當時情景,在臺北做公關的邱小姐直喊“夸張”。她每天騎機車上下班,車子加油費上漲壓力不小。

            更加沖擊民眾心理的是電價跟著上漲。4月12日臺“經濟部”宣布,5月15日起全面調漲電價。居民用電漲16.9%,商業用電漲30%,工業用電平均上揚35%。

            油電價格齊漲帶動物價全面上揚。無論大型超商、雜貨小店齊齊喊漲。也有商家努力讓民眾“無感漲價”,在分量上下工夫:油條變短,比薩餅上肉塊減少,超商里餅干、蛋卷包裝縮小……

            商家運營也壓力不小。島內媒體報道,大型百貨公司新光三越電費成本將上漲三成,太平洋SOGO百貨電費成本每年陡增近億元新臺幣。此外,臺北晶華電費每年將增加近2000萬元新臺幣,目前先要求員工節流,“再不行就調整房價或者變更餐飲菜單”。

            翻開報紙,每天都有關于漲價的新聞;打開電視,各路名嘴圍繞該不該漲爭個不休。“漲價”儼然成為島內時下最大的話題。

            長痛還是短痛

            過去幾年,適逢島內選舉密集期,國際油價雖然有起伏,但在選票的壓力下,油電價格被當局“凍漲”,島內物價環境相對溫和。如今,臺灣當局暫時不再有選舉壓力,加上近期國際油價漲得太兇,島內油電企業不堪經營壓力,大幅調整能源價格,已是箭在弦上。

            4月16日,臺“經濟部長”施顏祥公開說明,低能源價格的時代已過去,燃料價格持續墊高臺灣電力公司成本,發電成本低于平均電價,臺電已累積虧損高達1179億元新臺幣,調整電價是合理化行為。

            臺當局還指出,動力能源維持在低價位,造成生產生活浪費,調漲價格回歸市場,能促使民眾形成低碳生活習慣,也迫使廠商產業升級,淘汰浪費資源的產能。

            4月17日,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最新預測,側面支撐當局政策。預測認為,油價電價一次性調漲到位,大體上不會造成持續性壓力,通貨膨脹能夠被控制在2%的溫和范圍之內。

            臺灣知名經濟學者朱云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總體上支持當局調價行為。他說,物價已經積累了一段時間沒有變化,現在的確需要調整。“已經不漲不行,否則價格累計越來越高。長痛不如短痛。”不過,朱云鵬認為:“一次性調漲引發比較大的反彈。也許,可以采用更為緩和的方式,比如不要一次調整到位。”

            危機中的挑戰

            價格調整勢在必行,并且按目前情形來看,一次到位的漲價方式幾成定局。無論生產或是民生,遭逢如此大幅度價格震蕩,“痛”是免不了的,然而各方以危機為轉機,才能“痛”得值得。

            島內媒體報道,臺當局已經緊急約談幾大超市和賣場主管,要求后者落實平抑價格措施。此舉引來業者質疑,漲價源于當局調漲油電價格,商戶經營必須隨行就市,如今當局“挑起漲價,又要商家凍漲,這樣怎么解釋得通?”

            也有“立委”對本報記者表示,不接受“經濟部”漲價計劃的說明。“沒有對民生和經濟受漲價沖擊進行整體分析,怎么能端出一個漲價計劃?‘經濟部’也承認,臺電管理上有問題,但問題至今沒有檢討,就端出連盈余都計算在內的漲價計劃,實在有些過分。”

            臺當局政策解釋顯然應該更加到位,倘若應變不力,將面臨嚴重信任危機。

            不過,就大小企業而言,“抗漲”也是調整經營思路的機會。臺灣《聯合報》介紹,知名面包師吳寶春盡量避免高溫爐子冷卻再重新啟動,大大節約用電量,于是店內60多種面包,在漲價風潮中仍能維持原價,贏得顧客。這便是商家面對漲價反向操作的成功案例。

            油電雙漲,從來不是單純的經濟議題。它牽涉臺灣社會上上下下,由此引起的紛爭一時難以落幕。臺灣社會如何走出漲價風潮陰影,從中得到什么經驗和教訓,值得觀察。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wwwxx在线| 女人说疼男人就越往里|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视频免费| 性欧美videos高清喷水|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官网|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李宗60集奇奥网全集|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精品视频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7日日碰曰曰摸日日澡|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影皖普通区| 超碰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h片在线免费看| 我和麻麻的混乱生活|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陈冠希| 欧美怡红院成免费人忱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二区| 老外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2021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 东京一本一道一二三区|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小说网| 古装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产玉足榨精视频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操| 一级做a爱片特黄在线观看免费看|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