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老者的愿望:兩岸年輕人要相互了解 要團結

          2013年05月22日 13:01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旺報》22日刊載投稿文章,作者講述了與臺灣人的兩次接觸。作者有幸與臺灣老者成為朋友,他說“兩岸的年輕人要相互了解,當下和未來要團結,不僅是我接觸的老一輩臺灣人的愿望,應該也是炎黃子孫的愿望”。

            文章摘編如下:

            作為一名沒怎么見過世面的大陸人,到目前為止我與臺灣人的接觸有過兩次。

            第一次是2008年,時值汶川大地震不久,我從老家坐火車到成都,經過寶雞的時候車上來了一個臺灣旅行團,我便和坐在我旁邊的70多歲的老先生聊了會天。第二次是在今年蘆山地震期間,我在蘆山縣體育館認識了一位來自臺北到此做志愿者的老先生,并有幸成為朋友。

            兩岸年輕人要團結

            第一次和臺灣老先生的接觸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點。一個是老先生給我講他年輕在臺灣奮斗的經歷,并告訴我年輕人要學會吃苦、要好學!白鋈魏问,要記住你在看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看你”,老先生的這句話對我這5年來的成長經歷影響很大。還有一個是老先生給我講兩岸之間的關系時,他把自己的雙手抱在一起,說以后兩岸的年輕人要團結,大家都是中國人,不要相互打架。

            5年過后,我只是依稀記得這位老先生蹣跚的步履和慈祥的面容,而老先生關于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抱在一起的雙手作為永久的記憶刻在我的腦海里。

            雅安蘆山地震發生一周后,我來到了蘆山。在蘆山體育館看到來自各地的愛心志愿機構和志愿者,也包括臺灣的慈濟基金會。

            在體育館的樓梯下面,一位操著濃厚臺灣口音普通話的老先生,帶領一批志愿者正在給一些老百姓針灸、拔火罐和進行一些按摩治療,并不時分發藥品。

            老先生的一些“奇特”的中醫療法很快引起我的興趣。只要自己手頭沒事,我就到老先生的“臨時診所”轉轉,與他交流一些問題。大陸人碰見外地口音的人喜歡問問別人是何方人士,每每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先生總是一句“中國人”輕松帶過。聽到此,我心里會有一種感動,不管是臺灣還是大陸,打斷骨頭還連著筋,“中國”和“中國人”似乎已是維系兩岸百姓種族認同的精神圖騰。

            在后來的接觸中得知老先生姓林,臺北人,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就已經到過四川汶川、綿竹、什邡從事志愿活動,用自己的醫術治病救人。蘆山地震的第二天,他就帶著10萬元新臺幣的藥品到了蘆山,為災民治病。

            問及當下很多大陸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臺灣一事時,老先生直言不諱,要說傳統的東西臺灣保存的比較好,但是現在的臺灣年輕人都玩手機、玩計算機,老的東西對他們來講也不感興趣,所以傳統的東西要延續下去在臺灣也很難。

            老先生:中國人不可以打中國人

            談到我問到的兩岸關系,老先生說中國人不可以打中國人,年輕人之間相互不理解,這樣不好。臺灣的年輕人和大陸的年輕人都應該相互了解和團結。

            兩位老先生關于兩岸年輕人要團結的想法竟如此相似!

            在蘆山待了一個星期后,我提前返回了成都,并給林老先生留了我的聯系方式。幾天后,他將從臺灣帶來的藥品用完后,也返回成都休整。

            我在成都看到他時,老先生顯得很消瘦,主要原因是每天十幾個小時要給災民治病很累,還有就是每晚就睡在樓梯下面,染上風寒,還要忍受跳蚤的騷擾。

            那天,我請老先生吃成都的串串香,并順便給他買了止咳糖漿。林老先生服用后,覺得大陸的做得比臺灣的正宗。

            對臺仰慕之情減少

            離別時,林老先生說這些年大陸發展變化太快,在臺灣這些年錢也不好掙,表達了想到四川開中醫診所的愿望,并送我一幅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回想與兩位臺灣長者的接觸,我有諸多感慨。

            許多年前在大陸,人人眼里臺灣經濟發達,有諸多地方需要大陸學習借鑒。當下,大陸發展迅速,對于臺灣的仰慕之情在大陸已經沒有多少市場。

            然而,通過和臺灣人的接觸了解,才知道在臺灣傳統的東西面臨著和大陸一樣的境遇:年輕人不感興趣。兩岸關系迎來一個緩和向好的階段,之前民間的認知和隔閡也在逐漸消解。我想,我們目前看到的這些,正在做的這些,其實就是兩岸“中國人”為“中國”的未來所應該做的。

            我想,兩岸的年輕人要相互了解,當下和未來要團結,不僅是我接觸的老一輩臺灣人的愿望,應該也是炎黃子孫的愿望。(陳海之/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一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的视频 |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jizzyou中国少妇| 2019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免费| 金瓶全集漫画1到22回无遮 |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黄网站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 特级无码a级毛片特黄|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成人看免费一级毛片| 国语free性xxxxxhd|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伊人影院|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蝌蚪网站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人与性囗牲恔配|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视频 | 99视频精品国在线视频艾草| 高清毛片免费看| 欧美极品在线观看| 娃娃脸1977年英国|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