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民眾蛻變 臺北覺悟垃圾不落地終于見回報(圖)

          2014年07月07日 15:19:00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民眾蛻變 臺北覺悟垃圾不落地終于見回報(圖)

          民眾蛻變 臺北覺悟垃圾不落地終于見回報(圖)

          民眾蛻變 臺北覺悟垃圾不落地終于見回報(圖)

            7月10日,廣州將推廣“定時定點+誤時”扔垃圾,樓道垃圾桶或將全面取消,廣州市大手筆的垃圾分類措施不出所料地引起爭議。

            相比之下,從2000年嘗試“垃圾不落地”開始,臺北的垃圾分類已經走過14年了,垃圾產生的數量由當年的3000噸/天變成了現在的1000噸/天,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垃圾零掩埋”的大都市,臺北的垃圾焚燒廠甚至出現垃圾不夠燒的傾向。潔凈的街頭,有序排隊定點定時扔垃圾的場景,作為旅游點帶有旋轉餐廳的垃圾焚燒廠,都引人驚嘆。

            為什么同是垃圾分類,臺北行,廣州還不行?作為幾乎是亞洲最成功的垃圾處理城市,羊城晚報記者專門趕赴臺北探訪那里的“垃圾經”。

            民眾蛻變

            師奶為減垃圾買菜更會省

            “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如果上班或者出差,一定會將扔垃圾的因素考慮進去。比如晚上7點收垃圾,那我就不會安排這個時間跟人約會。”董珍鑾說。

            董珍鑾是臺北世新大學老師、教育電臺主播,家住臺北市北投區。

            回憶起當初垃圾分類的不適應,董老師至今印象深刻。

            “臺北從2000年開始嘗試的‘垃圾不落地’,小區邊上的垃圾桶都沒有了,住戶家的垃圾必須定時定點送到垃圾收集車里,要自己掏錢買專用的垃圾袋。所有垃圾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如果在不可回收的垃圾里發現過多的可回收品,清潔員還可能拒收。”

            在臺北附近著名景點“淡水老街”,記者目擊了垃圾收集車沿街收垃圾的過程。

            兩輛黃色專用垃圾收集車緩緩開來,播放著特有的音樂,聽到音樂后,兩邊住戶陸續來到收集點將分類好的垃圾投擲到車里。匆匆而來的人群中,有花甲老人,也有黃毛小兒。

            董珍鑾說,因為“垃圾不落地”,原來垃圾桶放置地衛生狀況不佳的問題消失了。這給市民造成了不便,但換來了環境好轉,臺北人還是覺得值得。

            十四年的垃圾分類歷程后,董珍鑾認為垃圾分類已深入人心,并造成臺北市民生活習慣的改變:“買專用垃圾袋要花錢,處理垃圾麻煩,作為一個家庭主婦,買菜做菜時一定會計算好量,以免浪費并制造更多的垃圾。”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第五科(負責垃圾分類)科長崔浩志是臺北垃圾強制分類的見證者,她清楚地記得當年臺北市長馬英九帶著整個市政府工作人員上門推動“垃圾不落地”政策的艱辛,“現在終于有了回報。”

            小區覺悟

            管委會買冰柜存廚余垃圾

            “大湖公園家”位于臺北市內湖區,是一個有著18年樓齡的小區,僅有兩棟樓,住戶約200戶,在臺北算是個中等偏大型的小區。

            “從2000年開始,臺北實施‘垃圾不落地’的分類辦法,我們跟其他小區市民一樣,到晚上8點就準時將分類好的垃圾提下來,排隊扔到垃圾收集車里。雖然很麻煩,但可以創造一個好的環境,慢慢也習慣了。”小區守望相助管委會洪主委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

            “但確實很不方便,碰到下雨,要冒著雨扔垃圾,如果有事錯過了扔垃圾的時間,就會面臨家里垃圾發臭的尷尬。在2010年,管委會征集全體業主意見后,決定改造出一個垃圾收集室。”洪主委說。

            小區管委會總干事長周先生介紹,垃圾收集室設立在了地下停車場的一個房間,改造了地漏,地面和墻面都貼了瓷磚,裝了臭氧機,所有費用折成人民幣大概在8萬元左右,其中最有創意的是花4000塊買了個大冰柜貯存廚余垃圾。

            “你聞一下,在外邊是不是聞不到臭味?”

            周總干事長說,由于冰柜密閉性好,加上低溫不容易腐爛,因此容易產生味道的廚余垃圾很好地貯存起來了。他打開冰柜讓記者看,里面有兩個垃圾筒,一個裝“養豬廚余”,另一個裝“花肥廚余”。至于其他可回收垃圾,則分裝在十幾個密封垃圾桶里,從紙品、泡沫、塑料瓶、金屬瓶、玻璃瓶等分得異常細致。

            “對可回收垃圾,我們一般都要求住戶清潔后再扔進來,并嚴格作分類,新搬進來的住戶,第一件事就做垃圾分類引導”。小區管委會環保委員林女士介紹,為了監督住戶按規定扔垃圾,收集室還專門安裝了一個監控攝像頭。

            夜市拒污

            大排檔異味也只有臭豆腐

            到臺北游玩,一個非去不可的地方是:夜市。十幾個夜市,一到晚上,便攤檔云集,可以遍嘗臺北最負盛名的美食。跟內地夜市“臟亂差”的景象相比,臺北夜市情況如何呢?

            寧夏夜市因離西門町商圈較近,是游客最喜歡光顧的夜市之一。晚上七八點,記者看到這里已是人潮洶涌,兩溜食品攤檔延伸在數百米的小街上,大家基本上只能跟著人流往前走。

            記者仔細觀察,偌大的夜市,雖然產生大量的垃圾,但地面基本見不著。在夜市兩頭及中間,放置了幾個大垃圾桶,另外每一家小吃攤也有專門的垃圾袋收集垃圾。同時,每一間檔口都安有廢水膠管,污水直接通過膠管排到地下,因此地面也沒有內地餐飲業常見的水漬和油漬。

            唯一感覺有不適的是氣味,如臭豆腐的味道。但每個夜市煮食爐上都安裝著一臺專用抽油煙機,將油煙污染降到了最低。

            寧夏夜市的模式也通用于各商業區。臺北市政府環保局長吳盛忠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像西門町等商業區,也是采取業主自治加聘請保潔公司的形式,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通過加大人工收集清理的力度,以確保解決垃圾成災問題。

            高效回收

            “101”垃圾減量如流水作業

            說起臺北,“101大樓”絕對是游客一個必去的熱門景點。但人所不知的是,在垃圾分類處理上,這里也是一個標桿。

            臺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臺北101”)大樓租賃部的林芷怡小姐介紹,該樓每天的商業住戶約1.1萬人,訪客2500人,游客數萬人,如此高的人流量,也帶來巨量的垃圾。

            但記者在該大樓巡視,發現無論在哪個角落,都很難發現散落的垃圾。特別是游客最多的89層觀景臺,潔凈如鏡。

            林芷怡稱,該樓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垃圾運送及減量系統”。所有垃圾在經過分類后,通過大樓67個投遞門,進入封閉的重力滑槽,經粉碎等處理后,坐滑梯到達地下2層的廢棄物處理中心。

            在“臺北101”的廢棄物處理中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多達數十種的精細分類。多名工作人員在緊張地忙碌著,將可回收垃圾進行人工分類,紙類垃圾用專門的壓縮機壓好。其中廚余垃圾貯存在一個專門的冷藏室。“溫度一般在四五攝氏度,確保不易變質。而且只設三個桶,滿了立刻通知人來收走。”一位黃姓工作人員稱。

            林芷怡說,由于精細的分類回收,“臺北101”資源回收率驚人。“2012年資源回收量占垃圾量為61%,而2013年截至目前是68.79%。若加上工程廢棄物,2012年資源回收量占垃圾量為71%,而2013年截至目前是75.92%。由于‘臺北101’在減能環保上的努力,它被美國‘綠建筑’協會授予證章,成為全世界最高的‘綠建筑’。”

            焚燒回報

            燒垃圾返現金給周邊居民

            產生垃圾的地方不臟,那處理垃圾的地方情況怎么樣呢?

            臺北市政府環保局長吳盛忠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臺北市目前有三個垃圾焚燒廠,2010年開始填埋場已經全部停用。但無論是垃圾焚燒廠還是填埋場,如今都成了臺北的景點。

            北投垃圾焚化廠的旋轉餐廳,是臺北垃圾焚燒的“名片”。高速電梯直抵120米高的旋轉餐廳。走進廠區,沒有任何人阻攔,里面綠樹成蔭,空氣中幾乎聞不到異味,看起來就像一間普通工廠。

            羊城晚報記者在臺北市政府環保局崔浩志的帶領下,來到臺北第一座垃圾填埋場——福德坑垃圾填埋場。崔浩志介紹,這里從1985年啟用、1999年不再新收垃圾,十年光景,形成一座800多萬立方米的垃圾山。但記者看到的卻是一個綠草成茵的草場,與一個公園相連,不時有民眾從數十米高的坡上坐著滑草板沖下來,發出陣陣尖叫。

            吳盛忠介紹,臺北幾個垃圾填埋場都在復綠,比如1985年封場的內湖垃圾填埋場決定重挖,興建自行車道,變身為16公頃大的親水景觀綠地,讓“臺北之恥”的垃圾山,變身為供民眾休閑游憩的“北市之肺”。

            為何人見人憎的垃圾處理場,現在得到臺灣民眾的特別是附近居民的支持?吳盛忠認為,一是公開透明的監督,二是對附近民眾的回饋。

            焚化廠每兩個月要把運行狀態的各個指標公開上網,廢水、廢氣和廢棄物的排放全部一目了然。

            臺北市的焚化廠,每燒了一噸的垃圾,就要拿200新臺幣出來分給附近的居民,另外有游泳池和健身房、圖書館和籃球場等回饋設施提供給附近居民免費使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羊城晚報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毛片在线完整免费观看|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女人被弄到高潮的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污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视频麻豆|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69视频在线观看| 巫山27号制作视频直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永久看一二三四线|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 夜夜春宵伴娇全文阅读| 中文字幕在线2021| 日韩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欧美色图在线视频| 天天爽亚洲中文字幕| 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 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在线国语5 | 全彩熟睡侵犯h| 超兴奋的朋…中文字幕| 国产福利拍拍拍| 99热精品国产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 2018天天操夜夜操| 无人视频免费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91精品不卡在线|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