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國·輝煌60年——中國挺起工業大國的脊梁

          時間:2009-08-14 09:20   來源:人民日報

            “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極端落后的工業基礎,毛澤東主席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當時,我國工業總產值140億元,工業產品中鋼15.8萬噸,原油12萬噸,原煤3200萬噸,發電量43億千瓦時,水泥66萬噸。與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中國工業要落后100余年!

            從那時起,實現國家的工業化,完成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歷史性跨越,就成為新中國幾代人執著追求的目標。

            60年彈指一揮間。伴隨著全面的、具有相當規模和水平的現代工業和通信業體系的建成,昔日一窮二白的落后農業國,已經成長為工業大國,并邁入了工業化中期階段。2008年,我國完成工業增加值10.7367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78年增長了23倍,比建國初期更是增長了上百倍!

            截至2008年,我國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種;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中,國產機組已達80%以上;年產千萬噸級大型煉油廠設備,國產化率達90%

            【歷史巨變】

            現代工業體系創建 自主創新能力提高

            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不會忘記,上世紀60年代,廠里的車床還是手搖的,“用笨重的設備,就算車個三角形的小鐵片,也得費好大勁”。如今,用國產數控激光切割機,只需往計算機里輸入一組數據,激光探頭便開始工作。沒有噪音,看不見火花,不到一分鐘,厚厚的鋼板上就切割出一個個不規則圖形。

            “工業化和信息化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深有感觸地說,建立在落后農業國家基礎上,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用60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200—300年的工業化歷程,堪稱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歷史性巨變!

            打開塵封的記憶,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歷史鏡頭,見證著我國工業60年翻天覆地的變化——

            1949年,“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鞍鋼第一爐鐵水奔騰而出;如今,中國已連續10余年位居全球第一產鋼大國。

            1952年,第一臺蒸汽機車研制成功;如今,時速350公里的國產動車組每天都在華夏大地上往來馳騁。

            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卡車駛下一汽生產線;2009年,中國汽車銷量已連續7個月世界第一。

            1958年,中國的第一臺黑白電視機研制成功;如今,我國已是全球彩電第一生產大國。

            上世紀50年代,除東部一些大城市外,我國固定電話幾乎是空白;如今,我國電話用戶和互聯網用戶早已位居世界第一。

            ……

            經過新中國工業和信息化戰線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國不僅創建了現代工業體系,在重要領域形成了一批產能產量居世界前列的工業產品,“中國制造”更是大步走向全球。截至2008年,我國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種。

            從舉世矚目的“兩彈一星”,到遨游太空的神舟七號;從闖入全球超級計算機十強榜單的曙光萬億次計算機,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準TD—SCDMA……中國工業在載人航天、大運載火箭、月球探測、衛星導航等一些尖端領域,同樣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和跨越。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眼中,我國工業60年的偉大跨越,還包括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經濟結構的優化。   

            伴隨著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重大裝備國產化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目前,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中,國產機組已達80%以上;年產千萬噸級大型煉油廠設備,國產化率達90%……

            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經濟結構也不斷優化升級,輕重工業比例趨于合理,重化工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加強,以信息產業、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三,出口額躋身全球前兩位,成長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發生巨大變化的,還有我國工業企業的組織結構。目前,我國工業企業集團已達1833個,擁有資產19634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的55.6%。其中,37家企業集團進入今年的財富五百強榜單。中小企業(包括個體工商戶)更是迅速崛起,占企業總數的99%以上,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價值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左右,繳稅額為國家稅收總額的50%左右,就業人數占到80%左右。

            新中國成立頭30年,我們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則共同構成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工業化的推動力量

            【偉大探索】

            從建體系到調結構 走中國特色發展路

            1978年12月23日,就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的第二天,新中國成立后從國外引進的最大工業項目——寶鋼舉行了開工典禮。30年后的今天,寶鋼已連續6年進入世界500強,綜合競爭力位列世界鋼鐵企業前三。

            提起新中國成立之初那個激動人心的年代,53年前駕駛著第一批12輛解放卡車駛下一汽裝配線的老司機于豐年至今心潮澎湃。

            1953年7月15日,萬名建設者匯聚長春西南郊,在茫茫荒野上夯下中國汽車工業的第一根基樁。3年后,國產第一輛解放牌汽車在一汽下線,結束了新中國不能制造汽車的歷史。

            一汽只是“一五”計劃全國156個重點項目之一。區別于其他國家輕紡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模式,“一五”期間,中國選擇了“優先發展重化工業和國防工業”的超常規道路。伴隨著飛機、汽車、重型和精密機器等一大批基礎工業部門從無到有建立起來,華夏大地上涌現出一批以煤炭、鋼鐵、化工、機械、紡織等產業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城市,并由此奠定了中國工業化和工業城市發展的基礎。

            “新中國成立頭30年,我們建立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實現了11%的年均工業增長,還留下了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寶貴的精神財富。”國家發改委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高粱認為,盡管重化工業起步的工業化思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其缺陷和失誤也是明顯的。

            馮飛解釋說,當時,由于缺乏重工業與其他產業的協同發展機制,我國工業出現了“重工業重,輕工業輕”的結構性缺陷。此外,一、二、三產業之間、積累與消費之間的關系極不協調,資源配置和結構狀況存在明顯缺陷。而正是這些結構矛盾,讓國民經濟缺少穩定、持續的增長能力。

            是改革開放的春風,是從計劃經濟邁向市場經濟的偉大轉折,讓我們逐漸摸索出一條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在這條前無古人的道路上,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則共同構成了改革開放30年中國工業化的推動力量。

            在當年寶鋼的建設者之一、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陳錦華看來,改革開放初期大規模成套設備的引進以及隨后大范圍的合資合作,不僅縮短了我國工業技術、管理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更是形成了中國工業全方位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新格局。

            在對外開放的同時,一場坎坷曲折、激昂壯闊的國企改革攻堅戰也拉開了大幕。從最初的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到實行“撥改貸”;從打破“大鍋飯”,到全面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從股份制試點,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國企三年改革脫困,到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30年國企改革,不僅重塑了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提高了國有資本的控制力,中國工業經濟的所有制結構,也呈現出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被譽為民營企業常青樹的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清楚地記得,1990年,異軍突起的鄉鎮集體企業實現利潤265.3億元,超過了國有企業的246億元。至2006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民營工業企業和“三資”工業企業已是“三分天下”,分別占當年工業總產值的31.2%、37.2%和31.6%。

            與改革開放同時進行的,是工業化戰略的重大調整。馮飛回憶說,改革開放之初,我國放棄了單純發展重化工業的思路,轉而采取消費導向型的工業化發展戰略,注重市場需求導向,并推出了“六優先”政策,大力發展輕工業。我國輕工業的比重迅速由1980年的47.0%上升至1985年的49.6%。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家又相繼提出重點加強能源原材料等基礎產業、振興機械、電汽車等支柱產業、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戰略構想,重化工業的戰略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

            進入新世紀,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環境約束,以及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成為中國新的選擇。黨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力爭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道路。

            60年一個甲子。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的中國,正處于工業化的嶄新歷史起點上。中國工業化這艘巨輪,正沿著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的航標,朝著工業強國的方向乘風破浪,一往無前。(記者 王 政)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院在线免费播放| 我的初次内射欧美成人影视|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好男人观看免费视频播放全集|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四虎影片国产精品8848|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www.激情小说|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摸天天舔天天操|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欧美黑人乱大交| 成年人性生活片|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老鸭| 国产chinese91在线| 三级网站免费观看|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精品毛片免费看| 欧美专区在线视频|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黄色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japanesexxxx乱子老少配另类| 故意短裙公车被强好爽在线播放| 乱人伦中文字幕电影| 欧美日韩不卡视频| 人妻少妇乱子伦无码专区| 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