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奪命下水井拷問城市良心

          2013年03月25日 08:26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3月22日晚9點多,暴雨夜,長沙涂家沖赤黃路一片汪洋,21歲的女孩楊麗君不慎落入下水道,被急流卷走。長沙全城開展大搜救,熱心市民祈禱奇跡發生……(3月24日《瀟湘晨報》)截至昨晚8時,楊麗君仍然生死不明。

            惋惜

            城市發展不能只重面子

            花季女孩不幸落入下水道,引發全城關注,牽動眾人心弦。各部門的生死營救、媒體的持續報道、市民們的自發祈福,無不令人動容,但是,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推移,希望也正在一點一滴地流逝。

            張開血盆大口的無蓋下水井吞噬了一條無辜的生命,這令人悲慟的場景似曾相識。2010年5月,廣州,一名清遠女生墜入下水道身亡;2011年6月,北京,兩位河北男青年推車時墜井身亡。究其原因,均為事發時井蓋未蓋。

            據長沙警方推測,楊麗君出事時井蓋或因地下水暴漲被沖開,而據圍觀者稱,“這里的井蓋經常被沖開”。一場暴雨就能輕易卷走的井蓋,正在吐露一個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城市窨井蓋的牢固程度和下水道的防護級別遠遠不能確保行人的安全。

            到底是井蓋的質量不過關,還是管理部門疏于管理、養護不當?無論如何,管理部門都難辭其咎。某些管理部門只顧著安裝井蓋,其后的管理、維修、養護統統甩手不管,因為一個井蓋竟然涉及市政、供電、煤氣、自來水、熱力、廣電、聯建、網通、移動、電信、交警、公交、園林等15家責任產權單位。職責范圍的不明確,導致很多時候出事了,還不知道是誰家井蓋惹的禍。

            當然,排水體系的短板不止是井蓋,下水道的排水不暢也是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倘若下水道足夠寬大,排水順暢,女孩即便落井,仍有很大生還希望。

            一次次類似的悲劇提醒我們:城市發展不能只重面子,不顧里子,看不見的基礎建設工程,有時比看得見的政績項目更關乎民生利益。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良心出了問題,難免釀成大禍。

            段思平

            質疑

            搜救很必要 真相更重要

            一個女孩的不幸,眾多熱心市民和網友紛紛為她祈禱,見證了善良的人心,更見證了一座城市的市民對城市管理缺陷的羞恥。即使在井蓋的責任部門履行賠償義務之后,還應該進一步追問真相,追究責任,舉一反三,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全城大搜救,有“以人為本”光輝的彰顯;事后的賠償,有完善的善后機制。然而共性的問題是,卻幾乎都沒有具體的人為此承擔責任。奪命的,絕不僅僅只有看得見的井蓋,實際上還有一副看不見的“井蓋”,它遮擋住了真相,從而也叫停了本應該刨根到底的問責。

            為什么下水道口沒有井蓋?趕到現場的救援人員稱,可能是地下水暴漲,從下面沖開了出事的下水道口井蓋,地面上流水又湍急,直接將井蓋沖走了。推理的邏輯,清晰合理,避免了缺失失修的人為責任。然而,這恐怕還不是真相,真相還需要進一步追問。

            如果地下水能夠從下沖開下水道口井蓋,可見水壓不同一般,必然形成看得見的巨大水柱,不僅行人不會主動往里面走,應急部門也足夠得到預警信息,采取了必要措施,否則,城市面對暴雨的應急機制到哪里去了呢?

            退一步講,直徑1米的圓形井蓋,能被街道上的平面水沖走很遠的距離,大概也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街道上的積水不是平面積水,而是滾滾洪流;另一種可能,井蓋的質量不合標準,重量不夠,輕易被沖走了。如果是滾滾洪流,早就應該設置禁行標志了,可是我們沒看見;是不是井蓋的質量有問題,還需要真相來回答。

            打蛇要打七寸。井蓋奪命何時不再發生?就必須掀起那一塊看不見的遮掩真相的井蓋,并追究責任。長沙持續的全城搜救固然重要,但只有繼續深入追問井蓋本身的真相,不管是規劃不當,是失職失察,還是違法犯罪,都應該將真相和問責告訴廣大群眾。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對事實負責、對人民負責。

            郭文婧

            建議

            窨井戴口罩哪會再“吃人”

            對于類似窨井“吃人”悲劇,把禍害推給老天爺,只會埋下更加危險的伏筆,我們也不要簡單地止于對有關部門疏于管理的聲討。如何采取極為有效的對策,顯然比一味地指責埋怨要迫切和必要。

            出于排水和管護的需要,窨井大都設在人行道上,一旦井蓋丟失即可釀成人員傷亡的慘劇。可見,如果適當減少這樣的設置,即將窨井能夠安置在非人車活動區域,即可大幅度減少類似事故發生。我們城市規劃應該向這方面努力。但就現有情況看,想把更多的窨井一下子從人行道上統統移開顯然條件不允許,而且確實也不便于路面排水和工人進入管護。何不給每個窨井都戴上“口罩”呢?即在井蓋下內嵌一個類似于鐵欄柵樣的防護網,或掛扣一個高強度的尼龍網,來降低乃至杜絕窨井“吃人”危險呢?

            其實,早在2008年6月,浙江臺州的窨井即被陸續安裝上了一種高強度的尼龍網,這樣窨井就像被戴上了一層“口罩”,再也無法“吃人”了。這種防護網不僅有托舉抗重壓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通過設置二道防護,減少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加之這樣的材質投入不多,甚至可以將鐵制的窨井蓋換成合成材料窨井蓋,以減少偷盜事件的發生。

            給窨井戴上“口罩”,既不會影響路面排水,又不至于讓行人遭遇不幸,可謂是小小一改進,大大一進步;無需大投入,安全又實用。

            周稀銀

            延伸

            看國外如何管好井蓋

            井蓋事故,百度一下找到的相關結果約2000000個。近幾年來,城市內澇已從網民“看海”的“苦中作樂”逐漸化作生命的悲劇。井蓋,也不再是城市的名片,而成了公民的墓碑。

            這究竟是為什么?要歸咎于誰?答案當然是多項選擇。比如,城市排水系統不完善,哪怕下一場小雨依舊會是一片汪洋;有井蓋技術設計的缺陷,既容易被軋碎又易于被沖走被盜竊。燃氣、通訊、電力、自來水等幾十個單位各自為政,以至于馬路上井蓋密布,令人防不勝防。亦有管理失職的問題。“有人生卻無人養”,平時無人監管,一旦出了人命就相互推諉責任。去年5月3日,南昌69歲的老漢羅某騎三輪摩托車陷進沒有窨井蓋的下水道,當場血流滿面,為此花費1萬余元的醫療費。事后,他尋找管理單位要求補償,可先后找了市政、鎮政府、城管委等6家單位,均稱“這事不歸我們管”。

            下水道作為城市的良心,井蓋作為城市的名片,已成為檢驗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數,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尺度,同樣成了檢驗城市管理者有無智慧和人本情懷的重要尺度。生命是最可寶貴的,城市管理什么時候都必須以安全為根本。窨井絕不能變成“坑爹”的道路陷阱,更不能向“罪魁禍首”墮落。據介紹,在美國和加拿大,不論水、電、氣、污水、交通及電信,地下通道的管理統一歸市政一家。任何一位美國公民在馬路上發現有井蓋丟失,就可以去法院起訴負責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務局行政瀆職。在公眾無處不在的監督下,致使美市政部門對井蓋管理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日本,城市下水道井蓋亦曾經被大水沖開,人員入井。可日本公共事務部立即派專家進行研究,經技術改良生產出不會被暴雨沖開的井蓋,然后全部更換。

            我國既然可以讓飛船上天,何以就管不好一個井蓋,就保證不了安全無虞,除了技術、管理問題,缺乏的恐怕正是這種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公民出行安全的責任擔當。

            劉效仁

            -三言兩語

            ●下公交的地方到屋一共有18個井蓋,當時積水幾乎沒了小腿,能見度也很低,如果當時任何一個井蓋不見……想想都后怕。

            ——查竹新

            ●教訓就是:大雨天不在陌生路段步行!

            ——凌空

            ●真是倒霉啊。這個世界到處充滿危機,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小命兒,說不定哪一天你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樂可兒

            ●正因為我不知道下一秒究竟會發生什么,所以我倍感珍惜我的現在。

            ——索草

            ●生命在災難面前顯得好脆弱,愛卻不一樣!

            ——王箏

            ●每次看到這樣的事都覺得很揪心。

            ——錢進飛

            ●悲哀!難道又要來個亡羊補牢嗎?

            ——張云萍

            ●城市里下個雨,人就沒了!?

            ——李想

            ●在中國災難特別多,沒感覺是因為實在基數太龐大啦。為了一切像楊麗君一樣遭遇的中國人默哀。

            ——李沫

            ●同為只身在外的同齡人,深刻地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寬慰。

            ——嚴肅

            ●以后下雨就乖乖在家呆著哪兒也不去。

            ——張之歌

            ●一座城市,漠視管理缺陷,漠視下水道口“吃”人,就是缺少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缺少對市民的人文關懷,使城市的文明成色黯然。任何一個有良知、有責任感的城市管理者應該為此感到汗顏。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小视频app下载|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片网址| 2023天天操|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久久综合色婷婷|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欧美性巨大欧美| 大美香蕉伊在看欧美|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内地女星风流艳史肉之|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的毛片| 日本二区免费一片黄2019|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不卡| 日本按摩xxxxx高清| 在线中文字幕视频| 一级人做人爰a全过程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在线www中文在线|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 中文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系列| 午夜美女福利视频|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